>    “我想参考华夏人的方式,由我们在做的这些企业,共同成立一个性质类似于工程总局的公司,从过去负责协商出口价格的那些人里面招募专业人士,集中负责航空装备的外贸业务。”

    波戈相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当然,这家公司的任务应当是提供咨询或者服务,肯定不会像工程总局一样具有管理和决策权。”

    “这样一来,我们至少可以集中力量,提高在谈判过程中的专业性和议价能力,也可以在全球市场中抓住更多机会,甚至进行一些捆绑销售,比如有些国家可能既需要战斗机,又需要直升机,那么我们就可以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给他们。”

    当他说完这一番话之后,房间里面顿时重新陷入了沉默。

    这个提议过于重量级,又跟这里面的每个人,以及每个人身后的集体密切相关。

    大家都需要一定时间消化,以及思考。

    所有人都知道,波戈相会主动提出这种事情,绝对不是,至少不只是因为好心想要拉兄弟们一把。

    一旦他口中的这家公司成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俄罗斯航空产品的对外出口。

    就算在这里的人都是技术出身,不太懂商业,但经历了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下来,对于渠道建设的重要性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

    而在以往对外军售中占据份额最大、经验也最为丰富的苏霍伊集团必定会在其中占据着相当大的话语权。

    甚至可以借此对同属军工行业的其它公司施加影响。

    自己的企业失去独立性,这当然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另一方面,正如波戈相所说,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渠道掌握在别人手里固然很难受,但如果自己根本就没有渠道,那总比手里捏着货被活生生憋死强。

    看着面前众人阴晴不定的脸色,波戈相自然也知道大家在想些什么。

    他也不多废话,而是继续直截了当地说道:

    “你们放心,等到国家步入正轨以后,这样一家公司必定不可能继续独立存在,肯定要被收归联邦所有,甚至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所以不必担心它会做大,反过来影响到诸位所在的企业。”

    意思很明确——我波戈相搞这一出是在商业和工程技术以外有更高的追求,不用担心我会借此让苏霍伊集团控制或者吞并其它兄弟单位。

    实际上,大多数人内心的天平本就处在摇摆状态,如洛兹科这样已经饥不择食的更是本来就准备答应下来,只是不好意思第一个开口而已。

    所以刚才这句话一出,当即就有人借坡下驴:

    “既然如此,我觉得这个提议再好不过,过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还是要集中力量才能办成大事。”

    有了第一个同意的人之后,其它人再跟进也就没了心理负担:

    “虽然我没办法代表企业做出最终决定,但我会把这件事情原样转告给尤拉索夫同志,我相信他一定会同意的。”洛兹科第二个站了起来。

    “我回去之后马上开会,有把握通过这个方案。”

    第三个表态的是图波列夫公司的代表。

    “我也一样!”

    “同意!”

    “……”

    见到这一幕的波戈相总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大家也不要急着做决定,我们现在只是进行一个初步的意向讨论,更具体的合作细节,还是要等到回国之后再进行商讨。”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吧,祝大家晚上有个好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