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达忽然有些后悔自己要跳出来。

    虽说这位右相平素不显山露水,可他毕竟是文臣出身,自己如何能跟对方较量嘴皮子?

    他悻悻地垂下头,心中却并无畏怯之意。

    “咳咳……”

    薛南亭前方一位老者轻咳两声,随即对龙椅上的男子说道:“老臣殿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天子的声音里多出几分关切:“左相何罪之有?要不要朕传太医来诊断一番?”

    老者拱手一礼,情真意切地说道:“陛下隆恩,老臣铭感五内。太医倒不必了,老臣这是宿疾,每年夏天都会如此,陛下不必挂怀。”

    天子道:“那就好,左相还是要多多保重身体,朕和朝廷都离不开你。”

    老者便是当朝左相李道彦,在元嘉之变以前官居大齐朝吏部尚书,其宗族在江南多地皆有分支,文华鼎盛耕读传家,本人亦是履历丰富名满天下。

    当今天子能登帝位,首功便在这位左相。

    李道彦又咳了两声,然后缓缓道:“萧望之想北伐反攻,伪燕和景朝当然也会想到这一点。淮州两战皆败,并不代表北边就失去了还手之力。故此,即便反攻也要谨慎为之,再者粮草军械的供给也很困难。”

    他抬头看向龙椅上的男子,诚恳地说道:“陛下,依老臣浅见,不妨让衡江南岸的南衙三军继续渡江北上,协同淮州七军推行下一步战略,可由萧望之统一指挥。不过,也要告诉那位萧大都督,朝廷并未做好大举北伐的准备,因此不会继续增兵。他若能从伪燕身上再咬下一口肉当然是好事,可若事不可为,也不许好大喜功强行反推战线。”

    天子道:“左相此乃真知灼见,便依左相之言。”

    李道彦躬身谢恩。

    薛南亭剑眉微皱,正要开口时却感觉到一道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

    他状若无意地扭头望去,只见站在远处的秦正望着他,微不可察地摇摇头。

    薛南亭心中一叹,只得作罢。

    这场小朝会就此结束,殿外依旧雨声潇潇,宫人们则早已为诸位重臣准备好雨具,站在殿外廊下恭候。

    薛南亭缓步而出,看着外面阴沉的天幕,平静的目光中暗藏着几分萧瑟之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