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多年前,我朝太祖调兵三十万历时一年半平定江南。臣不确定景国皇帝和庆聿恭有没有读过这段历史,但是我朝太祖当年的决策是北军南下的最优策略。当时太祖皇帝分兵三路,一者从衡江上游顺流而下,二者在靖州平阳府境内的沁水操练水师,三者从淮州境内发兵横渡大江。三路齐下,最终会师于永嘉城,底定江南大局。”

    陆沉觉得这句话没有意义,南诏国擅动刀兵当然要及时应对,难不成要坐视对方侵袭边境?

    现在的问题是大齐能不能在南疆再开战场,如果天子选择凌厉的回击,光靠太平州都督府那三万多兵马显然难以完成,势必要从京营抽调一部分兵力,届时又由谁来担当行军主帅?

    外殿的气氛很凝重,一者是因为南边突然出现的问题,二者则是天子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这些重臣都看在眼里,就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们心上。

    吕师周躬身一礼,然后快速离开文和殿。

    短暂的沉默之后,武威大营主帅张旭挺身而出:“启奏陛下,臣愿领兵前往南疆!”

    “陛下龙体欠安,不如先歇息一阵,其余事情都可暂时放下,由臣等先拟出对应的建议,再由陛下过目,如何?”

    等殿内安静下来,李端不再像之前那样维持一国之君的威仪,缓缓靠在榻上,对陆沉问道:“你觉得庆聿恭真正的目标在何处?”

    八位重臣齐声呼应。

    “真真假假,难以论定。”

    李端幽幽道:“南诏十万大军看似来势汹汹,但是以张旭的领兵之能足以应对,朕始终放心不下江北战局。你入宫之前,朕便在犹豫要不要允准厉天润的奏请。你对北边的情况很熟悉,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一刻陆沉只觉得手中的密折重如千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