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由阴转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轻拍他的肩头说道:“有你这句话,我便没有看错人。”

    陈文学只觉骨头都轻了二两,连忙将满满一杯酒饮下。

    李云义笑道:“话说令尊赴任定州,伱怎么没有跟着去?”

    陈文学放下酒盏,微露苦涩:“愚弟倒是想去,可是舍不得诸位兄长,兼之家父怕我惹是生非,只说定州是边疆之地,等过两年局势稳定再让我膝前尽孝。”

    众人皆笑,他前面那句话自然不实,后面那句才是肺腑之言。

    坐在末尾的宋云便道:“边军那些莽汉不知礼数鲁莽可憎,陈方伯此行怕是不会太顺利。”

    李云义面色阴沉下来,很显然他想起了那个数次折辱于他的淮州陆沉。

    陈文学略有些尴尬地说道:“宋老弟此言差矣。那些军汉只知在战场上杀人,如何懂得治理百姓赈济民生?说到底,这天下终究要靠左相这样的大贤来治理,文臣方为中流砥柱!”

    李云义双眼一亮,没想到这厮还能说出如此有道理的话。

    便在这时,楼外忽然传来一阵阵喧哗声浪。

    李云义眉头皱起,端着酒盏走到临街的窗边,打开窗户朝外看去,只见街上人头攒动,似乎在往南边涌去。

    其他人纷纷走过来,尽皆一脸茫然。

    今日又非佳节,缘何会出现这等场面?

    “噔噔噔”之声响起,紧接着一名随从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上三楼,忙不迭地说道:“三郎,三郎,出大事了!”

    “慌什么!”李云义愈发烦躁,冷声道:“何事?”

    随从满面喜色地说道:“方才有红翎信使从北到南穿过京城大街,沿途宣告北方大捷,淮州数军在锐士营都尉陆沉的指挥下,一战克复河洛!满城尽贺!”

    满屋死寂。

    李云义怔怔地看着随从,遽然发作,抬手便将杯盏砸到那人的脸上,怒道:“贺你娘!”

    众人面面相觑。

    李云义拔腿就走,众人连忙跟上去,只听他无比躁郁地说道:“别跟来,散了,都回家去!”

    靖水楼内的场面极其罕见,绝大多数京城百姓在得知河洛大捷的喜讯之后,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街上,然后自发地朝着南边走去。

    此情此景,万人空巷,齐齐涌向皇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