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后方支援的情况下,战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庆聿怀瑾被他的眼神刺得微微发慌,同时心里不得不承认他的分析没有丝毫夸大之处。

    可她不能在面上弱了气势,便强撑着说道:“陆沉,你们眼下的确占尽优势,可是我必须提醒你一件事,我朝已经平定赵国,四十余万大军即将休整完毕。我朝陛下不可能放任你占据河洛,只要你一日不撤,大军便会源源不断南下,迟早会将战火扩大到淮州境内。”

    陆沉笑而不语。

    庆聿怀瑾认真地说道:“所以我劝你见好就收,不要贪多嚼不烂。”

    “能不能守住河洛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你只需将我的要求亲笔写下来。”

    陆沉的态度一如既往,似乎显得很自负。

    庆聿怀瑾却不相信他会真的死守河洛,仅靠城内这几万兵马绝对守不住。

    如今淮州军刚刚收复东阳路的大片疆土,萧望之也无法抽出多余的兵力支援河洛。

    应该是讨价还价的套路。

    一念及此,庆聿怀瑾渐渐冷静下来。

    她没有继续争论那个话题,转而道:“第二?”

    陆沉悠然道:“第二,两国以官方的名义签订友好盟约,保证互不进犯,需要天子用印加盖。当然,这份盟约的内容由两国使臣商议拟定,我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保证两国完全平等,不存在任何高低之分。”

    这又是一个不可能的要求。

    原因很简单,景帝这两年忙于彻底吞并赵国因此无暇南顾,不代表他会长久地坐视南齐偏安一隅。

    如今伐赵之战接近尾声,景朝大军休养生息,下一步自然就会将目光对准南方,这个时候怎么可能签订这个劳什子友好盟约?

    反倒是南齐需要时间消化收复的疆土和民心,将这些地盘变成自己牢牢掌控的疆域。

    其实对于景朝君臣而言,这份盟约即便签订也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时机成熟之后自然可以单方面撕毁。

    问题在于景朝君臣本不需要套上这层枷锁,也不必为此背负一个言而无信的恶名,他们想什么时候南下就什么时候发兵,何必考虑到千百年后史书上的评价?

    毫无疑问,陆沉这个要求就是在恶心景帝。

    庆聿怀瑾望着对面男子脸上平淡的表情,这次连争论的欲望都没有,漠然道:“还有吗?”

    “还有,莫急。”

    陆沉放缓语气道:“如今不止郡主陷于我军手中,还有庆聿氏的家臣,景军各级将领,乃至骑步军各种兵卒。具体的人数还在统计中,不过我可以先给郡主报出一个价格。”

    庆聿怀瑾不禁瞪圆双眼,面上浮现淡淡的怒色。

    陆沉不为所动,道:“普通士卒换战马一匹,伍长拾长换战马五匹,百夫长换战马二十匹,千夫长换战马一百匹。基于目前我军没有俘虏千夫长以上级别的将领,所以姑且到此为止。至于庆聿氏的家臣,每人换战马五十匹,郡主你本人嘛……不多,两千匹。”

    “你怎么不去抢!”

    庆聿怀瑾气鼓鼓地喊出声来。

    陆沉耸耸肩道:“我只是照猫画虎而已。当初你们景廉人隔三差五就南下劫掠,不知抢走我朝多少粮食和百姓,如今我这个报价算是非常公道。另外,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前两个条件到时候可以让两边使臣慢慢扯皮,最后一条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他直视着庆聿怀瑾的双眼,不容置疑地说道:“北边拿出多少匹战马,我就放回去多少人。少一匹,南边就会多出一颗首级。如果北边一匹都不肯出,我就用你们所有人的首级在河洛城北郊筑一座京观。”

    庆聿怀瑾双眼微微泛红,但她心里并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