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准备了纸笔,拿毛笔在砚台里新倒的墨上沾了沾,就坐下开始抄写。

    王曾看到他握笔的姿势就皱起眉头道:“你难道不会用笔吗?”

    “不是不会,是很久没用了,生疏了。”

    赵骏说道。

    他是学过毛笔字的,现在义务教育下,基本上只要不是特别偏远的农村,普通小镇的小学都有毛笔课,一直从三年级学到六年级,学了三年。

    之后到了高中,提倡素质教育下,文科生每周也有一节书法课,当年赵骏的书法居然还不错,写得有模有样。

    问题是他大学四年都没摸毛笔,手势自然没以前那么熟练。

    “会写字就好,慢慢来吧。”

    王曾点点头,然后指着卷文上面说道:“你看,一篇策论要分为三种,分别是策头、策项以及策尾,策头是策文的开头,可分为“启对语”“导引语”“收束语”,起到引导整篇策论题意的作用,至于这策项.”

    赵骏用毛笔抄王曾的策论,刚开始抄得磕磕绊绊,毕竟几年没拿毛笔,肯定是不如从前。但慢慢地也掌握了节奏,字写得差了些,不过勉强能认出来,倒也不成问题。

    考科举不是考书法,基本上只要字不是特别离谱,潦草到考官完全认不出来,在内容足够强悍的情况下,大抵是可以过关。

    而王曾讲述的就是写策论的行为格式,赵骏一边听着他的讲解,一边觉得怎么那么熟悉。

    又一边抄写一边听着,忽然就想到。

    这TM不就是作文吗?

    语文作文不就是先确定主题,然后立意,再阐述真理,最后点题呼应,也就是俗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果然。

    千百年来写这玩意儿一直是一个套路。

    把这种行文格式理解成作为之后,倒是一下子让赵骏的脑子清晰了许多。

    他继续听着王曾的讲解,对策论行文的了解也深了不少。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小时,到酉时三刻,也就是晚上八点钟的时候,赵骏对策论行文就已经有了个概念。

    现在只需要再深化理解一下,然后学会用古人的语气以及少部分需要用到的繁体字,并且把毛笔字重新拾起来,大抵就能写出一篇策论了。

    “这就是策论的一些要点,看来你学得很快啊,离乡试还有二十多天,我明天会让人多拿一些我当年写的策论过来,你先可以照着模仿写,争取十天之内写一篇属于自己的策论。”

    王曾看着赵骏领悟速度很快,已经对策论行文有了一定了解,不由得感叹后世之人真是聪慧,当年自己学了很久才学会的东西他一眼就看懂。

    却不知道赵骏高考作文是58分,就差2分就是满分,扣分的原因还是时间不够,写得太急,写了两个错别字。

    “多谢王公了,不知道王公的宅院在哪里,下次我去拜访拜访。”

    赵骏停了下手中的笔。

    他现在又找回了一点状态,笔迹已经比刚开始好了很多。

    王曾随口说道:“在御街鼓楼一侧,离相国寺倒是不远,那边风景不错,就在汴河边上。”

    “是那栋占地数十亩的豪门大院?”

    “是的。”

    “王公家还真是有钱。”

    “呵呵,我们都是一样,普通家庭,最多房子大了点。”

    王曾以为赵骏是嫌弃自己住小屋,他住豪宅,心里有些不平衡,就应付了一句。

    “呵呵。”

    赵骏也报以笑容。

    片刻功夫天色暗了下来,王曾就离开了。

    赵骏回到房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