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马军看看,咱们海军可不是以前那样的摆设,现在跟这狄帅,可是办到了连他们都办不到的事情!”

    天色彻底黑了。

    有了洪水的保护,宋军放心大胆地回营休息。

    狄青除了安排一些岗哨观察洪水以及对岸辽军的动向以外,几乎所有宋军都回广宁或者海边广宁码头上的船只休息。

    宋军美美地休息了一夜,而河对岸的辽军则心急如焚,可面对洪涛滚滚,他们又无法越过榆水过来。

    水势一直到第二天白天这才算是放缓了许多,但整个榆水两岸几乎已经是一片泽国。

    地面上的水深近一尺有余,淤泥堆积,宛如沼泽之地,马蹄踩进去都要没入脚踝,加之水流速度很快,除非辽人能飞,否则完全过不去。

    所以相比于此时狄青的悠闲,萧万里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榆关是他们最近的通道,其余通道就必须走喜峰口,那得不知道绕多远的路,而且沿途都是山岭,道路极为崎岖难行,物资根本没那么容易送到析津府去。

    因而他只能继续停留在原地,一边想办法派人从角山以北方向,翻山越岭小股部队前往卢龙查探萧孝穆的消息。一边等待河水自己退去。

    翌日清晨,今日的雨势比昨日小了许多,有时候甚至还会停几个时辰,然后再忽然下点毛毛雨,再转中小雨之类的天气。

    但总得来说已经不再像前几天那么大了。

    昨天疲惫了一天的宋军好好休息了一夜,早上吃过早饭,从补给舰运来一批干净的衣裳,这才算是恢复了以前的精气神。

    狄青巡视了河道,发现虽然辽军积蓄的洪水大半已经泻去,但由于多日来的降雨,导致榆水的河面涨了许多。

    之前最低的时候榆水的河面距离岸上得有两三丈的差距,有的地方甚至干脆就露出了少部分河滩。

    即便河中央的水深足够让宋军的船只漂浮,在河面上航行,却也因此导致宋军的船只火炮很难够得到岸上,最多也就是能打到榆关而已。

    但现在河面暴涨,以至于船只的高度也暴涨,如果这个时候再有宋军的船队出现在河水上,那么必然能威胁到东岸的辽军。

    可惜他们的小吨位舰船尽数被毁,大吨位船只必须当作退路,不然的话一旦出现其余意外,他们必死无疑了。

    狄青正这么想着。

    大军重新整顿之后,宋军再次开始在广宁沿线布防。

    又过了两日,连日来的大雨总算是停了,临近十一月仲冬,天气愈发寒冷,旷野之上充满了湿润的气息。

    雨停后宋军的火器再次有了发挥的余地,萧万里几次想组织船队渡河,而且经常是在夜里,可最终还是被宋军察觉,艰难地将他们打退。

    确实非常艰难。

    失去了榆关这座桥头堡,又没有了船队在榆水上巡视,宋军很难提前察觉辽军的动向。

    要知道自北面角山到榆关城有足足五公里,而榆关城到南面的渤海则有六公里,也就是说榆水长度至少在十一公里以上。

    这么长的防线没有河面船只不断巡航,就需要划分出大量的防区,分别驻守在各个区域内观察敌人。

    可宋军人数本来就少,再分兵的话每个防区就只有数百宋军,对岸的辽军人数却每日都在增加,如今已经是宋军的八九倍之多。

    一旦辽军趁夜坐小船渡河,他们就很难立即阻击成功。

    有好几次辽军都偷偷摸摸地运过来至少数千人,若非宋军不计弹药死命开枪放炮,恐怕此时辽军已经偷偷在西岸站稳脚跟,双方要对广宁进行惨烈的夺城战了。

    十月二十六日,这是宋军切断榆关走廊的第十九天,上午清晨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