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的官员数量在一千人左右,比以前多了很多,不过官员的岗位增多了,倒是不至于出现官员闲置的问题。”

    “看来冗官的问题是解决了。”

    赵骏双手一摊。

    你就说解没解决吧。

    虽然官员数量还是那么多。

    甚至还有增加。

    但他们以前至少一万多人无所事事,每天领俸禄不干活。

    现在他们总归有活干,而且还都是有明确任务的各职能部门,都在为大宋干活呀。

    可比以前强了太多。

    蔡齐哭笑不得道:“但官员俸禄支出上还是没有削减,虽然跟以前差不多,可这与我们最初要解决的冗官问题产生了违背。”

    北宋每年门荫官员平均在五百多人,加上一百多人的进士官员,基本维持在每年六百人左右。

    现在加了吏考,地方吏员也能考试当官了,官员人数就更多了。

    而且薪资水平也没什么变化,赵骏把乱七八糟的福利、津贴、职田等等收入全部砍了一遍,却又都加进了绩效当中,导致该给多少俸禄还是得给多少。

    之所以支出还是跟以前差不多,每年维持在一千多万贯左右,是因为赵骏把上级官员的俸禄给砍了。

    朝廷中央加上地方的从四品以上的高官到国家级官员林林总总得有三四百人。

    地方上四司加御史司老大,中央五十多个部门尚书、侍郎,枢密院以及政制院十多个枢相、宰相,其余还有什么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翰林院的学士之流。

    这些人的工资以前每年都是一两万贯往上走,光他们一年支出就能达到数百万贯,属于官场的顶流收入。

    赵骏直接给他们对半砍,又把正五品到从六品之间的中级官员的收入也稍微降低了一点,用来补贴给正七品以下的低级官员,这才让支出没有超过原来水平。

    可这在大家眼里似乎还是违背了解决冗官的本质。

    但赵骏却摇摇头道:“错了,冗官的问题不在于官员数量多,而是在于官员数量多,且每年只领工资不干事的多,真正干实事的少。现在四万多名官员都在干活,那么这就不是冗官,而是在建设美好的大宋未来!”

    “好吧。”

    蔡齐只好说道:“在冗费方面,全国各地都精简开支,各地财政局都把每一笔花销记录在案,与各地御史司、皇城司对账,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并且取消了皇室大量祭祀、庆典等活动,今年也省下了二百四十多万贯。”

    “其中主要支出在哪里?”

    赵骏问。

    “在皇室支出上。”

    蔡齐尴尬地说了一句。

    北宋冗费主要财政就是皇室支出。

    这一点很少有人敢提啊。

    也就赵骏胆子大,连皇后过生日的庆典都取消了,直接改在后苑吃个便饭。

    “嗯,这是官家爱民勤政啊。”

    赵骏向着北面崇政殿的方向拱拱手,让正在那玩电脑的赵祯打了个喷嚏。

    “官家能够体恤天下万民,这是大宋的福气。”

    赵骏继续说道:“我等也应该向官家学习,少搞奢靡之风,除了必要开支以外,政府的财政支出能缩减就尽量缩减。”

    “好的。”

    众人纷纷应了一声,虽然不知道有几个真心,但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一下。

    接着赵骏又看向蒋堂道:“民生如何?”

    政制院下面总共有五十多个部门,不过级别上分三档。

    第一档的一级机构有财政部、工商部、警察部、教育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