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看他并没有多高兴。”

    “换我我肯定也不高兴。”

    “朝廷并没有把路堵死,而且也给了他们从事别的行业的门路,赚的只会比军队里多。”

    “哈,夫君,这就是你不懂了。”

    曹苗芯笑了笑道。

    “哦?”

    赵骏不解道:“哪里不懂了。”

    “他们每年固定都能拿不少,现在让他们从事别的门路,谁会答应呢?”

    曹苗芯摇摇头道:“人都是贪婪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新的门路在确定能赚到钱之前,谁会把旧的门路扔了?何况哪怕新门路确实赚钱,可为什么不能两个门路一起赚钱呢?”

    刹那间,赵骏被点醒了。

    他顿时明白,想忽悠将门勋贵们恐怕不容易。

    “那你的意思是?”

    赵骏脑子转得飞快,说道:“可以打造一个典型?”

    “我倒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如果让他们看到新门路确实赚钱,或许会答应吧。”

    曹苗芯回答道。

    “嗯。”

    赵骏微微点头道:“曹家就是这个典型。”

    没有比曹家更合适的了。

    马车徐徐离开,赵骏自以为只要把曹家这个典型造好,让将门勋贵们看到这其中的利润,就能万事大吉,和平解决三冗问题。

    然而曹府内,在赵骏走后,曹琮的脸色也一直不是很好看。

    陪着他一起送赵骏曹苗芯出门的后妻李夫人扭过头见他精神状态不太好,便纳闷道:“夫君,怎么了?”

    “唉,多事之秋了。”

    曹琮摇摇头。

    “到底是何事让夫君如此忧愁?”

    李夫人不解。

    “朝廷想要解除三冗之弊,其中冗军之事,与我将门有关。”

    曹琮回答道。

    李夫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出身,而是北宋初年宰相李昉的重孙女。

    宋代文官、勋贵、将门、宗室之间纠葛很深,互相联姻,早就把朝廷上布置成了一张大网。

    而且他们还有很多门荫名额,范仲淹一个普通家庭出身,非宋初权贵,历史上搞庆历新政面对他们,自然是处处受到掣肘。

    此刻李夫人听到朝廷要对冗军动手,亦是皱起眉头道:“今天外婿过来,就是说这件事情吗?”

    “嗯。”

    曹琮背负着双手往后院慢慢笃步走。

    院子很大,周围也有一些奴仆在打扫卫生或者修剪花草,他把声音放小一点说道:“政制院打算清查兵册,裁减冗军。”

    “这不是不给我们活路吗?”

    李夫人一下子就不高兴了,埋怨道:“官家和知院还是曹氏外婿,怎么能如此对我们?”

    “给了我们活路,你知道昨日远洋的船队回来了吧。”

    “自是知道的。”

    “他们去了五十多艘船,六千余人,花了约一百多万贯,带回来价值约七百万贯的金银铜。”

    “这么多?”

    “嗯,朝廷的意思是让我们也组建船队,前往海外。”

    曹琮低着头走路,让人看不清楚他的脸色。

    李夫人自然没有注意到曹琮脸上一点欣喜都没有,高兴道:“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这不是件大好事吗?”

    “错了,是坏事。”

    曹琮摇摇头:“先不说海外危险,有倾覆的可能,就算顺利的话,也不如军队稳当,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