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看向吕夷简,泛着诡异的光。

    “你们!”

    吕夷简顿时就蔫了,没好气道:“老夫就是说这么个意思,你们要是不同意反驳便是了,何必闹到这样。”

    他其实也没真想政制院全安插小弟,但他必须做这个姿态,否则没法给下面交代。

    “好了。”

    还是晏殊打圆场道:“在座都是自己人,就少开玩笑了,还是谈谈正事。”

    说着他看向赵骏道:“汉龙,你怎么看?”

    赵骏沉吟道:“有一点吕老登说得是对的,第一,正式入院不能太多人,知道我身份的也不能太多,人越多,暴露的危险就越大,我提议暂时一定能入选的有老范,拉日叔,还有李迪,其余人再商榷。”

    这一点没什么质疑,连吕夷简都没反对。范仲淹和晏殊做了几年候补同知了,并且老范还那么大功劳,正式进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更何况晏殊虽然并不是吕夷简的小弟,且在吕王斗争当中保持沉默,看似谁都不帮,但其实还是比较偏向于吕夷简更多一点,算是半个帮手,所以吕夷简当然认可。

    至于李迪,他也没办法。

    王曾有蔡齐支持,老范进来后也肯定跟王曾一起对付他,他有宋绶支持,晏殊隐隐偏向自己,赵骏却一直都没什么人帮,只不过赵骏的能量太大,他一个人顶得过整个政制院所有人,才让大家忽略了这一点。

    但不能否认的是,赵骏一直是一个人在政制院单打独斗,现在他要求多个帮手,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吕夷简不可能也不敢反对。

    不过有一个问题在于。

    范仲淹虽然不是王曾的小弟,可他是坚定的罢吕派,而且大家早就说好,这次老范战胜回来,就要掀起改革,万一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反对,老范联合王曾乃至赵骏锤他怎么办?

    光靠自己、宋绶以及半个帮手的晏殊,可顶不住那么大压力,所以吕夷简说道:“我认为贾昌朝和章得象可以进来。”

    赵骏先看向赵祯。

    赵祯思索了一下,对他说道:“大孙,你怎么看?”

    “我来分析一下吧。”

    赵骏指着吕夷简说道:“政制院权力是大,但以咱们英明的官家为核心,以大家商议的改革方案为指导。但除了这些以外,对下面的人事、治理都有很大的权力,所以老吕这种独断专横的人才想把人安插进来。”

    吕夷简当时就不乐意了,有些真生气地说道:“汉龙,你这话就说得过分了,虽然大家都是自己人,说话可以没有顾虑,但老夫也是为了国家,却无私心,你怎么能这样说我?”

    “你私心肯定有,但我信你是为了国家。不过我也不是指责你,王曾不也是为了跟你抗衡才拉人进来的吗?大家都有私心,所以也是坦诚布公一点。”

    赵骏认真说道:“我知道政治讲究内敛,不把话说透,给大家都留有余地。但我认为很多时候,把话说开反而更好,因为藏着掖着容易误会,还不如先把话挑明,这样谈话效率更高,省得互相猜忌来猜忌去,离心离德。”

    “年轻人真的是。”

    吕夷简苦笑地摇摇头,赵骏总是这样,打破很多政治潜规则。

    但不可否认的是,赵骏说得对。

    事情说开了,沟通成本就低了,没那么多顾虑,也没那么多猜忌,效率自然也会加快。

    赵骏就说道:“这次政制院换届本质上来说,就是分权力蛋糕,老吕想多两个人给自己撑腰,老王想多两个人制衡老吕,怕是连盛公都想提携两个人进来。”

    盛度不好意思地笑笑。

    “这肯定是不行的,你提一个,我提一个,搞得政制院跟西方议会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