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学,免费招收穷人家的孩子,主要教导是小学数学和正常的儒家教育。

    其中优秀者会被选拔,教授初中数学、化学和物理知识。

    赵骏带来的书本虽然没有完全涉及到整个初中数理化,但还是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比如《物理有趣小实验》《化学基础反应》《自然与科学》等等。

    这势必能推动大宋数理化的发展。

    等再过几年,慢慢让数理化扎根于民间之后,顺势将理科纳入科举当中,恐怕不到十年,数理化就能在大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

    所以听到政制院众人给予的反馈,赵骏还是很满意现在的进度。

    基本上除了军制、税制、吏治以及土地之外,其余政治制度、经济、教育等部分改革都已经完成,而且阻力都不是很大。

    教育改革自然没什么阻力,这些官员都不懂什么是数理化。

    经济上是有些小阻力的,比如原来的国营榷场那些官员可不能接受铁饭碗的丢失,纷纷闹腾反对。

    可反对无效啊。

    李谘重拳出击,严查原本国营榷场的贪腐,结果直接造成地震,数百官员落马,从汴梁到江浙,逮了不少人。

    这下阻力就没了,其余官员则无所谓,反正不管他们的事情,何况现在官场人更多了。

    官制改革之后,多了很多新部门,原来闲散官员纷纷上位,一下子解决了宋朝的冗官问题。

    但这解决问题的方式,属实是有点为了治好瘸腿的毛病,干脆就把腿给锯掉。

    因为以前冗官是闲散官员,没有差遣,能少发一份工资。

    现在有了差遣,工资多领了一份,反而让冗官解决,可官员工资支出更多了,造成财政压力更大。

    不过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那就是新来的官员显然会更支持政制院,政制院的存在才能让他们上位,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基本上只要政制院不再次裁撤掉他们,大部分新上任的官员,基本上都会维持政制院的主张。

    因此这就造成了新的官场改制,更加没什么阻力。

    剩下的,现在也就只有大范围改制了。

    “很好。”

    赵骏听到众人的汇报,满意地点点头道:“看来这些日子,你们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吕夷简抚须,得意自矜道:“那是自然,还是做出了些成绩。”

    “老吕,别太骄傲自满啊。”

    赵骏笑道:“这些制度,还只是前戏,阻力不会太大,真正要改制的话,大的还在后面。”

    听到赵骏的话,众人好奇,王曾问道:“看来这次下去,你确实有很大收获啊。”

    “的确有一些想法,我需要时间进行整理归纳,但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一点,先缓解底层百姓的生存压力,这样一来,国内的矛盾便能暂时解决了。”

    “具体方法呢?”

    “很简单。”

    赵骏说道:“比如加耗归公,取消支移、脚钱、折变、头子钱等等大量苛捐杂税。尽量降低农税比例,提高大地主以及富人阶级税率。”

    “那这样的话,朝廷岂不是少了很多赋税?”

    盛度皱起眉头。

    “只是减少了农业税的比例,伱们知道南宋的税收是多少吗?”

    赵骏反问。

    众人摇摇头,以前大家问北宋的事情居多,南宋的事情居少,确实没有听他详细说过。

    “比北宋还高,普遍在一亿贯以上。”

    赵骏伸出一根手指头说道:“在南宋只有半壁江山,丢失了淮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