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依旧维持一个和平的态势。

    一旦辽国率先撕毁《澶渊之盟》,那么理亏的就是辽国,宋国就有借口出兵。

    若辽国能抵御住手榴弹的洗礼还好,要是抵挡不住,那就完蛋了。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萧英、刘六符等人也不敢轻举妄动,最后死乞白赖在汴梁待了二十多天,才灰溜溜地回去。

    他们之所以待在汴梁,其实是为了亲自指挥辽国在汴梁的间谍,看能不能想办法混入火器司找到配方。

    之前说过,宋、辽、西夏三国之间,互相都有内应间谍,辽国在大宋境内自然也有不少,其中就有一些辽人内应在汴梁以各种身份潜伏。

    但可惜的是赵骏对于火药配方极为保密,整个秘方除了他以外,就只有曾公亮以及那名工匠知道。

    其余人都进行了分工程序,就算是辽人把分工的工匠凑齐,具体怎么配比,怎么制作,先后顺序他们也不知道。

    而且火器司现在太危险,由于要制造新式武器,比如在宋代虎蹲炮的基础上研究红衣大炮,在突火枪的基础上研究燧发枪,都需要场地和空旷的地方。

    继续待在外城军器所难免会出问题,因此早就被转移到了城外军营校场。

    那里有十几万禁军看着,里面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工匠以及他们的家属都住在里面,形成一个内部王国,根本不允许出入。

    这种情况下除非辽国派大军来围攻。

    否则的话,普通人想潜入进去找到火药配方,不能说轻而易举吧,那也能算得上是难如登天。

    辽国使团在努力了大半个月,一无所获之后,只能于七月份回到了中京大定府。

    中京皇宫,已是初秋时节,北方还没有立即转凉,天气干爽怡人。

    但此时耶律宗真的心情却不是很好。

    耶律宗真听完了萧英、刘六符等人的讲述之后,就找来了张俭、萧孝穆、耶律仁先等亲近臣子询问对策。

    刘六符和耶律仁先算是年轻一辈的翘楚,才能出众,深得耶律宗真看重。

    而萧英、张俭以及萧孝穆都是辽国的重臣,分别为宣徽南院使、韩王以及北院枢密使,位高权重。

    其中张俭很特殊,他已经辞官致仕,不担任任何职务。

    但由于辽兴宗很尊重他,所以在重熙六年(1037年)冬,封他为张俭为韩王,特意将他接到京城,向他询问治国政务。

    如今遇到了如此重要的国家大事,辽兴宗自然要请教一下张俭,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皇宫内政事厅中,众人各自就坐,耶律宗真把情况说了一遍,随后看向张俭道:“尚父,宋国造出如此强横的武器,对于骑兵来说,极为致命,我们该怎么办?”

    张俭听完之后,微微沉思,过了片刻,摇摇头道:“其实也不算致命。”

    “哦?”

    耶律宗真连忙说道:“请尚父明说。”

    “弓弩!”

    “弓弩?”

    “不错,正是弓弩!”

    张俭指出了关键问题道:“听陛下说,那物只能投掷,所投距离不过十余丈,比之弓弩要差太多。元昊败,败在他并未用弓弩迎敌,而是直接以骑兵冲阵,但遇到大辽骑射,此物用处就会小很多。”

    “是了。”

    耶律宗真一拍脑门道:“朕也是急糊涂了,居然没有发现此事。元昊的西夏骑兵无能,可不代表朕的大辽骑兵也如此。”

    其实李元昊也不是不想用弓弩迎敌,但当时他匆忙集结部队的时候,宋军骑兵已经抢占了外围的小山坡,如果他们用弓弩,人家站在高处,互相对射,那谁吃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