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国家,二来他们作为国家的负责人,像衣食住行,本身就是公共财政支出,是合理合法的事情。

    像吕夷简、王曾他们一样,他们的财富也是皇帝赐予,又有祖上遗留,做生意慢慢积累。

    所以他们有钱,不代表他们贪,这是他们应得的部分。

    可赵骏的屁股从来都没有歪过,坐的位置也从来都是靠百姓这一边,看到这样的事情,自然心里不舒服。

    更重要的是,他没能力改变这一切。

    “唉。”

    中午下班后,赵骏走出政制院,迎面撞来风雪,心里叹了口气。

    其实心情不好除了开封府报上来的诸多问题以外,还有全国各地乱七八糟的一堆麻烦事。

    坐在这个位置上,底下的官员们有报喜不报忧的,但也有报忧的人,赵骏又专挑那些忧去看,自然积累了大量负面情绪。

    比如京西路的郭邈山、张海起义,从五年前他们就开始造反,占据了商山附近,之后被官军围剿,辗转到了均州、光华军一带,也就是后世湖北武当山到老河口市这片区域。

    又有两广地区发生少数民族起义,战乱不止。然后广南地区瘟疫横行,民众死伤无数。赣州从八九月开始秋雨不断,“久雨江溢破城郭,人多溺死”等等..

    各种各样的问题频繁出现,让赵骏的心情也一直过得非常压抑。看多了这样的麻烦事,他却无能为力,那种深深的负罪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人生总是这么痛苦,不止是小时候。”

    赵骏晃了晃脑袋,看着天空还在飘雪,便缓缓走出了西华门,先回到自己家中,换了身衣裳,随后出门向街市而去。

    身边依旧是人跟着。

    但汴梁此时的治安好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随时都跟着上百人,周围方寸之地,就是狄青等几个护卫。

    然后就是明里暗里跟着的三十多个察子,穿梭在人群当中,与赵骏若即若离。

    “知院,你怎么了?”

    狄青看着赵骏心事重重的模样,纳闷道:“是生病了吗?”

    赵骏摇摇头道:“没事,就是有些烦闷。”

    “许是饿了,不如吃碗汤饼。”

    旁边石玉大大咧咧地说道:“一碗汤饼下肚,保管什么烦恼都没了。”

    狄青白了石玉一眼,说道:“怕是你想吃汤饼了吧。”

    石玉挠挠头道:“我猜知院也想吃。”

    “你这家伙。”

    狄青作势要打。

    “哈哈哈。”

    赵骏笑了起来道:“午时了,确实都饿了,不如吃碗汤饼暖暖身子。”

    他们是武人,武人没那么多心机。

    刚开始跟着赵骏的时候,狄青等人还是小心翼翼,不敢说话。

    但随着在一起久了,他们发现赵骏其实很平易近人,甚至还教狄青他们读书,教他们一些兵法。

    什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还有“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蘑菇战术”,以及“走活一盘棋——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之类。

    有时听得一知半解,有时却觉得恍然大悟,特别是狄青,学东西快,领悟了不少东西。因此众人还是非常感激赵骏,也与赵骏日益熟络。

    真正在一起久了之后,他们之间说话也就没有了刚开始那么拘谨,少了几分生疏,多了几分友谊。

    街面上人来人往,倒是比夏秋时节少了许多,没有那般热闹。

    因为汴梁冬季漕运几乎半停滞,一年时间里,除开堵塞的时间,漕运大概只有二百四十天在正常运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