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那你告诉我,罢黜官员最合理的理由是啥?”

    罢黜官员最合理的理由是啥?

    范仲淹稍微思索一下后道:“若是在官员本身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就是无有作为,或者施展无方?”

    “那就是了。”

    赵骏说道:“原来官场制度混乱,连上司是谁都不知道,甚至还有大量的冗官,根本无事可做。你要罢黜他们,理由就不充分。”

    “因为人家也有理由说的,我连上司是谁都不知道,我连自己的职责是干什么都不清楚,我甚至连差遣和职权都没有,你凭什么罢我的官?”

    “那到时候你能怎么办?”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名正言顺,你是个官员,贪赃枉法的事情你不能干吧,干了被大家抓住,发现了,罢黜甚至坐牢,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都无话可说。”

    “现在我做官场改制,就是为了把这个名分确定下来。让官场上的人都坐在了自己应该坐的位置上,确定了他们的权力,明确了他们的职责。”

    “那么接下来你老范要进行改革,开始施政。下面的官员就得各司其职,按照你发布的政策进行推动。”

    “要是他们干不好,那不就是他们的问题吗?罢黜他们不就有理由了吗?你说是吧。”

    一席话语结束,让范仲淹那个叫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他醒悟过来道:“原来如此,原来这才叫名正言顺和大义凛然。”

    说着他又赞不绝口地对赵骏称赞道:“汉龙,你果然是有大智慧的人,想的办法真是与众不同。”

    “都是后人智慧,我也就是借鉴一下罢了。”

    赵骏笑了笑。

    张居正的改革是怎么做的?

    就是先在公元1573年搞考成法,整顿吏治,把官员职责明确,然后制定考核绩效,卷死他们。

    然后再改革军制,最后到公元1581年,等官场吏治弄得差不多,再出王炸一条鞭法,到了这个时候,官场上的反对声音就小了许多,政策直接改革成功。

    所以赵骏就是在向张居正学习而已。

    他说完之后,又对范仲淹道:“我觉得你的庆历新政还是要改改。”

    “怎么说?”

    范仲淹问。

    赵骏道:“你信不信,我的这次景祐改革,可以顺利实施下去。”

    “唔”

    范仲淹想了想道:“我信。”

    “景祐改革不罢黜官员,且让诸多冗官有了职位,又没有动枢密院,唯一不满的估计也就三司那群官员。”

    赵骏说道:“对于大部分冗官散官来说,他们怕是举双手欢迎,那你猜猜为什么庆历新政失败?”

    “哼。”

    范仲淹冷哼道:“保守利益集团不答应。”

    “那就是了。”

    赵骏抬起头,看到了远处西华门,轻声说道:“所以庆历新政就不能直接规定要淘汰、裁减官员,你到时候参考我给你的张居正改革,先搞考成法,卷死那群人,再推新政,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还有什么摊丁入亩,都可以研究研究,之后他们干不了事,再找借口罢黜,不就能成了吗?”

    “可是.”

    范仲淹皱眉道:“天下官员本来就众,如今部门又多,新政又繁,我就怕监管不到。”

    “那就多派御史巡查。”

    赵骏说道:“各路的御史全部出动,各县、州衙门,每个月去一趟,现在官员那么多,一个路有二三十个御史很正常吧。天天让他们出差,监督各地新政实施,你包庇得了一个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包庇,卷不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