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通道。

    但至少在宋代,科举也只是少数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而已。

    即便当时朝堂高官95%以上都是进士,到南宋甚至满朝皆是读书人,100%都是进士出身。

    却也改变不了那时候的读书人数以百万计,可真正能够考上的,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人,也不过是蹉跎一生。

    很快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礼院外的公告牌下看的人越来越少,人群渐渐散去。

    附近坐着的有钱人早就花钱买了人进去抄榜,宋彩他们有这份钱,但不太想花,等过了将近半个时辰,人少了些,总算是起来靠近过去。

    一路上有人沮丧,有人痛哭,有人面无表情,只有极少数的人展露出喜色。

    仅仅只是解试这一关,每年要刷掉十万人以上,等到来年三月春闱的时候,算上往年举人,又要刷掉几万举人,挑选那么一百多个进士。

    宋彩等人来到牌下,立即伸长了脖子去寻找。几个人都很自知之明地没有第一时间从上往下看,而是从榜尾开始向上寻。

    就看到榜单末尾倒数第三个,宋彩的名字正入眼帘,他立即激动起来,说道:“我居然中了。”

    旁边友人酸溜溜地道:“《孝经》确实容易中,早知道我也先治《孝经》了。”

    “张兄也中了。”

    “王兄中了,恭喜恭喜。”

    当下几个人陆陆续续看到名字,都是大喜过望。

    他们这群人总共十二个,就中了三个,虽然只有三个,可已经很了不起。

    汴梁有结社风气,很多士子之间也组成诗词社、文章社之类,不少读书人社团全军覆没,惨不忍睹。

    他们这个小社团却中了三个,在汴梁怕是名气大涨。

    虽然举人还是没什么卵用。

    但明年三月春闱,万一中个进士,那就不一样了。

    作为同窗,说不准也能鸡犬升天,得到一定照拂,即便去县衙做个吏员钱途也一片光明。

    “宋兄,恭喜高中,走吧,咱们去好好喝一杯。”

    粟健心中不免失落。

    不过他本来就是倭人,又不像大宋读书人这样浸淫几十年,中举概率不大,倒也能放开心,因此倒是无妨。

    宋彩却并没有立即就走,而是继续在榜单上寻找着什么。

    众人好奇道:“宋兄找什么呢。”

    “没什么。”

    宋彩一边寻,一边说道:“之前认识的一个朋友,托我帮他看看。”

    认识赵骏可是他这次科举的最大收获,可不敢传出去。

    他目光在榜单上搜寻,从尾部一直瞧到快接近头部,但一直没有找到赵骏的名字,不由得纳闷起来。

    难道知院并未高中?

    想来也是。

    赵知院都已经执掌政制院,又兼任皇城司知司,权倾朝野,也没必要再考科举。

    想来那时也是无聊参加着玩,没必要出现在榜单之上。

    宋彩心里想着。

    正打算扭头离开,眼角余光却瞥见了榜首下面的那些名字。

    在榜单第七的位置,一个名字映入眼帘。

    赵骏!

    解试第七?

    今天上午去医院做了下检查,最近喉咙有点痛,腰也酸痛不已,更新晚了,晚点还有一章。

    另外推书:《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为了改变关羽因傲慢性格而导致的自身悲剧,主角变身逆子努力改变关羽性格,同时用自身先知,努力改变刘备集团的劣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