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两位世子之一,若是能得到风允的首肯,为其师,其局势怕有大变化。

    这是诸侯们担心的,担心风允选择了他们不能选择的世子。

    但也是诸侯们期待的……

    不过相比于期待风允支持诸侯所选,诸侯们更希望——

    那申国公子闻言:“那伯服世子呢?”

    周遭气氛,因为申国公子言而压抑,往来行人都下意识顿了顿脚步,余光看来。

    直到下一刻,风允轻声言:“允待世子伯服,与世子宜臼,一般无二,不因其长幼,不因其嫡庶而轻重。”

    “所谓学字,也不会因此而少一点一画。”

    在风允说后,那周围行人明显脚步一急,却是要去通传此消息。

    对于申国的试探,却是圆满。

    申王后难得有了一个笑脸。

    “闻说当年褒姒妹妹从吴国归褒国时,途径已灭的大庭,遇到了风子。”

    “风子为褒姒出策,以安全归国,又以推鼎之言,稳定褒国,还有那褒响再出使,当时在丰镐,可是风头无二啊……”

    申王后淡笑:“风子与褒姒,年纪又相仿,为早年故友,其实收伯服为弟子,也无不可才是。”

    伯服何曾听过这事,他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望向风允。

    “姐姐,褒姒与风子不过是萍水之逢,一面之见,风允出策也是为褒国出,何来为妹妹出策呢?”

    褒姒素妆秀丽,虽然衣着不似申王后尊贵,面色微冷,但却能在眼底看见不欲是非的柔善。

    美人在内而不在外,可她却内外皆有美人之处。

    “风子安。”

    今日是申王后久待了,不然也不会碰见褒姒。

    申王后冷哼,却也不退去,她是王后,岂能避让褒姒。

    而褒姒在对风允行礼问安后,招手:“伯服,过来,我们该回去了,今日有一个喜事告诉你。”

    伯服听话,从风允身后小跑出来,来到褒姒怀中。

    褒姒不欲与风允多说,就对申王后行礼。

    “王后,褒姒告退。”

    一旁的伯服也小心行礼:“王后,伯服告退。”

    申王后也并非极大恶人。

    所谓眼不见心不烦,随即挥手,让褒姒离去。

    在得到风允不会收伯服为弟子后,她就不再担忧。

    出尔反尔,可不是近圣之德的作风。

    申王后也与申国公子,驾车离去。

    “大国公子能御四马,已是大德,可这五马之御,怎能骗人呢?”

    果不其然,随着五马之御的出现。

    丰镐之地,周人口中,皆是申王后为母奢侈,不欲与民共行,其身着粗布,但里面都是精帛,归家之后,也满头珠钗。

    相比之下,褒姒因为其亲自前往泾水浆洗衣物,为周围邻里缝补,织布之声不绝于耳,她的声望逐渐升高。

    而随着议论王后与褒姒,却无人阻拦后。

    两位世子也随之被抬上明面,被人议论其有无德行。

    其世子伯服,见之怜爱,为人虽小,但谦逊有礼,但世子宜臼,却脾气暴躁,因为知晓自己父亲为天子,路遇庶民,皆仰头而息。

    对于那些因为日晒雨淋而皮肤皲裂,相貌粗糙,以劳力而活,身入泥泞者……轻视而鄙!

    孰德孰劣,一眼尽知。

    这是泾渭之处,可不是天子之宫。

    两位世子的一言一行,皆被世人所知…孩童年幼,可无法虚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