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怒。

    什么叫楚人不尊祖!

    但一些老辈,却眸光闪烁。

    他们听明白了风允话在的隐含之意。

    楚人的精神信仰,出现了问题。

    而其解决办法就是,尊祖!

    是了!

    楚人如今尊《周礼》,以升爵为信仰,可如今升爵失败,信仰受损,精神萎靡,国君与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声誉权威都因此受损。

    但如果将尊《周礼》化为尊祖,不就能摆脱《周礼》之国的束缚了吗!

    “咚!”屏风后,一声轻微的响动。

    风允端坐而饮茶。

    周围人默不作声。

    一些后生晚辈迷茫张望,想说什么却被周围的长辈瞪目,只得乖乖坐好。

    屈瑕目光复杂。

    而见风允将茶水饮尽,屈完欲再倒,但风允摇首阻之。

    “屈完,回来吧,莫打扰风子饮茶了。”

    屈完闻声,这才坐回屈瑕身后。

    “坐旁边就好,伱与风子对答,怕是染上了玄气,我对风子的问还恍惚,怕是需玄气来解。”

    屈瑕说着,对风子恭敬,深深一礼。

    “风子,您的题和提示,都让老夫叹然啊,但此题还是太难解了。”

    “那禹越时,您行《大禹赋》,都有遭到禹越君主忌惮的危险啊,我们这些人以此来解题,怕是难行一字。”

    将楚人从信仰《周礼》改为尊祖,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又是多么有功绩的事情。

    难啊……

    屈瑕还想风允能提示一些。

    风允抬眸。

    “屈瑕大夫,吾以观世、处世、御世为玄门之妙,其解自然也以此为基础。”

    “您观,这殿内,不就有解吗。”

    殿内?

    屈瑕四顾,周围人也四处张望,但都不得其解。

    风允淡笑。

    “屈瑕大夫,您要解何题,就观何态。”

    “若是解何分蛮夷,就要去看此时的非蛮夷与蛮夷,二者为何态。”

    “若是解如何尊祖,那就要观尊祖与不尊祖的人,二者为何态。”

    “问我有什么用呢?”

    “我只能代表自己,而不能代表整个楚国,整个楚人啊。”

    风允的目光越过屈瑕,望向身后一群青年人。

    “屈瑕大夫,您也一样,您只能代表自己,而不能代表整个楚国。”

    “瞧,方才允说楚人不尊祖时,这些后辈们,可就与在场多位长者不同,长者沉稳,而他们或多或少,义愤填膺之色不假遮掩。”

    “诸位都是楚国权贵,但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呢?”

    “因为啊,在他们心中,是有尊祖之心的,可是在诸位长者呢……只观其态,我不得而知。”

    风允言辞之间,坦诚而不留余地。

    这让一些长者蹙眉。

    可没有人阻止风允说下去。

    屈瑕抬手,制止一些低声交谈之声,凝神以听。

    最终,风允道:“而诸位也只是代表权贵,氏族,非全部的楚人。”

    “何况此题,如何解,不在于允,在于诸位准备如何解,是否愿意去解。”

    说毕,风允起身。

    “今日的诗歌雅会,余却是只能留题而无解了,海涵之。”

    说毕,风允施施然而离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