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二十分钟后,教学楼。

    “什么?”

    “人、物、装,全都算基础数据,全部共享?”

    江教授和罗校长都没了刚才的淡定,瞪大了眼睛。

    方淮却坚定点了点头。

    “对,军事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必须从基础做起,这些信息归不同的部门管理,同时又是其他部门常用的数据,应该面向最大范围共享。

    还有作战、建设管理、改革发展等领域处理业务过程中形成的部门的私有数据,我称之为「业务数据」,可以针对不同领域数据的性质,区分共享范围,符合共享条件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申请共享。

    其中的好处,我只需要提出几点,你们就可以感受到。

    作战方面,我就不讲了,都在资料里,我说点资料上没有的。

    比如我军的重大军事改革,对各单位人物装信息的完全把握,能让上级最快速度全方位收集、了解改革进度,同级单位,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同时,也是整套系统的中央智脑,即核心算力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各部队战斗力,作出战术部署的关键基础之一。

    其二,各部门可对物装优劣作出评价,装备研发部门可以综合这些信息,综合调取某一件装备的使用情况及评价信息,作出研发调整。

    我可以肯定,这绝对是研发单位最头疼的问题,有了这套系统,对装备研发效率来说,绝对是质的推动。

    各单位装备部的工作,也能少三分之一。

    第三,以共享方式,盘活军事后勤资源。

    我们一直在强调信息化战争,什么是信息化?一体联动,精确释能的协同合力算不算?”

    方淮说着,已经站了起来,看着两位领导。

    精确释能,这四个字对两位来说都是个新词,但从这四个字里,感觉到了江教授所说的“优越性”,不明觉厉地点了点头。

    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方淮不得不把一些后世的「互联网忽悠文学」往资料里塞,增强自己方案的「专业性」。

    不过,关于这些词汇的使用,方淮也不是随便塞的,力求准确。

    “咱们都知道,后勤,一直是要命的部门。

    为什么要命?

    首先在装备及物资的审批审查手续上就很麻烦,而且决定权往往在距离基层单位很远的大单位首长手里。

    距离远了,如何保障战略资源及时到位?

    别说装备,我就讲这次大地震的物资调动,要是没有这么多大单位首长在场,现场发布了许多突破手续的命令,仅依靠现有手续,得多少天才能把灾民安置到位?

    战时,情况瞬息万变,更是需要一套简洁有效,精准到位的物资装备保障计划。

    有了这套数据,后勤部门就可以宏观调剂余量,通过各种手段对富余资源进行有效盘活、调整和利用,更可以建立一套全新的战时保障手续,打破传统的行政指令式的资源分配。

    战场的各作战单元也可以通过系统及时提供后勤保障的最佳路线和最优化工具信息,动态自主地调整保障路线、力量使用和保障方法。

    至于“盘活资源”,消化资源余量方面,这套系统,每年能给部队省多少钱,我不用说吧?

    另外提一句,刚才我说要推动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民间力量的利用,同样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统计、征集。

    英阿马岛之战,英军3天征用大型商船50多艘,有些船只在航行途中紧急改装成运兵船、医院船。

    伊拉克战争,美军征用民间保障力量、国家交通运输力量支援前线作战,先后动用民用运输机1100多架,大型船舶70多艘,向战区投送兵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