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老周这颗正团职脑子里,想得很多。

    合同制消防员,虽然目前没有广泛应用,但这可是个大课题。

    六年了。

    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消防力量逐渐显示出不足。

    这个问题,是无可辩驳的,一个县级地域,常常靠着一个消防中队,十几二十来号人,维护几十万人的消防安全。

    曲靖有一个罗平大队,官兵13人,辖区人口60万人。

    这个比例,触目惊心。

    虽有多种地方消防站作为补充,但真的不可称为专业的消防力量。

    想了很多办法。

    练就精兵,增援体制,防火检查,安全宣传。

    却无法扩招。

    论原因,太多太多。

    军费,编制,地方财政,社会发展速度。

    一个大国的任何一种体制,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决定结果的,往往是权衡利弊之后对一种或几种重要限制因素的无奈妥协。

    五十年代,我们在学习苏联,八十年代,我们在学习西方。

    关于消防,上层眼光也开始使用西方的市场经济解决问题。

    当然,把消防带入自由市场是不行的,国情不允许。

    但可以引入西方的消防社会化。

    引入地方化的消防员,作为正规力量的补充。

    于是,在大量灾害伤亡,财产损失,事故增量的数据支撑下,合同制消防员应运而生。

    很多人说,这是消防未来的发展方向。

    之前总局推荐的《消防便览》参考书里,还提到了这件事情,总局视频会也多次提到。

    但他并不看好上层重视的合同制,在他的眼里,这件事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不过,政治意义……也很重要啊。

    周参谋长的想法,方淮不能说是一眼看穿吧,但也是早就算到了。

    “参谋长,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觉得这个小子又要搞什么鬼把戏,是不是又要搞什么试点,整个什么政绩工程?”

    方淮的话一落,老周忽地笑了。

    但很快,又板起脸。

    “不要瞎揣测!合同制消防员早就是咱们消防的大试点,上级非常重视,还轮得到你试?有话就说。”

    方淮这才淡笑着说道:

    “这件事,当然是优先考虑到了我们中队缺人的实际情况,其次,我也是想给全国消防做一个正确示范。”

    这下,周参谋长干脆摇了摇头:“缺人的事情不必说了,合同制消防员是针对警力缺乏的地区与中队进行优先招聘,伱们不在此列,至于你说的正确示范,我想听听。”

    老周此时的态度,摆明了就是一副“糖衣吃掉,炮弹不要”。

    方法要听,因为基于目前方淮做的这个中队试点来看,这小子浑身都是宝。

    如果他说得有道理,未必不能成为支队的道理。

    但招人的事,两说。

    方淮却没打算罢休,辩驳道:

    “参谋长,我们的警力也不足啊!咱们中队编制是多,但针对的出警范围有多大?按照试点方案,我们是针对大型灾害无地域限制出警,说白了,别说省里,就是其他地方,只要消防局认为有需要,我们中队都得出!

    这是两个试点中队落成的实战意义,这您不能否认吧?

    不说远的,昨天我们才从黔西南出了个警回来呢!咱没给支队丢人吧?

    咱们这个大片区出警的中队,警力多少才算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