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T型救援,是解救被困于峡谷或者河流中间的沙丘、孤岛人员的一种救援方法,主要适用于两岸高度差小、救援深度不大的情况!

    如果是山涧,我们通常利用树木作为两端支点,城市则是梁柱。

    第二个,就是位移系统,分横移和纵移……”

    讲解的过程,十分枯燥。

    但,对于每个消防兵来说,都是新东西,保命的东西。

    准确的说,是保别人命的东西。

    一个新的技术,或许能够让他们进入以前他们进入不了的空间。

    但在知识入脑的方淮看来,这套传统T型救援还是有许多缺陷,虽然节省装备和人力,但效率也要低一些。

    而且,安全装备少得令人发指,明明需要一条绳负责横移,一条绳负责纵移,专业的金属分力板也没有,横移和下坠的绳索,竟然是通过一个绳索打成的四蝴蝶结来担任分力作用。

    方淮很是无力吐槽。

    既要搞先进的T型救援,又要搞这种土地雷。

    没有双绳保护就算了,还得防着绳套往下拉多了会打结,下面还要用担架拉个人上来,主打一个小飞侠是吧?

    合理的救援系统,能用装备替代,就该用装备替代啊!

    不过,方淮心里也清楚,这些装备完善,大概还要许多年,只能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解决安全问题。

    真遇到事了,就跟当初只能用磨裆的三套腰结来充当保护,该上还得上。

    这年头的消防员,苦啊。

    我国的消防救援队伍的绳索技术起步较晚,在2000年左右引入上世纪日本的螺旋绳技术,开始填补国内消防绳索技术的空白。

    一些操法上,也开始学习。

    但是那玩意儿,真是拼技术啊,主打一个简单,装备少,保护少,什么东西都是靠绳来解决,需要的熟练度很高,新近的保护方式也是采用SRT(single,单绳保护)为主。

    没有协同的保护,不能出错,否则就是拼八字硬不硬了。

    一直用到了这两年,才由香港领头,开始接触西方的绳索技术,但是,DRT(double,双绳保护),多人协同作业,也还是缺乏经验。

    日本和西方的绳索技术理念,就像日系车和美德车的对比,一个轻便省油,一个安全扛造,你不能说轻便不好,但是真特么要撞了,心里还是会后悔没多买一份保险。

    主要还是缺装备。

    DRT保护,装备一大堆,昂贵,需要人员也多,但是,安全,容错高。

    别小看那些绳索器材,很精密,好东西也很贵,真到救援的时候,一个锁扣出错,立马会出大问题,器材消耗也较快,需要大量库存。

    而且,我国的救援的绳索技术培训机构纷繁杂乱,技术类别各有不同,缺乏对培训机构教员资质严格规范。

    起步晚了,大多用的都是别人的东西,用还不行,还得花钱请人来教。

    设计思路是人家的,里面很多东西人家有专利,有些培训费不花不行。

    不过,今天好歹没有苦到底,把救援背带给带来了。

    说实话,就绳子这东西,普通人把个鞋带打顺溜了都难,要是摸到这么复杂的绳索系统,一般人别说打了,看明白都是个问题。

    但是好在这么多年了,毕竟是保命的重要装备,也是考核项目,大家摸得多,对绳索的领悟能力不算差,很快把整个系统拆解成了保护,牵引,制动,围着一个做好的T型系统,一个个研究。

    然后,自己拿着绳索和各种锁扣,滑轮,一个个打。

    听课的时候,锅里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