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比启明星科技官宣要更合适。

    “德米特利,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接下来的星链发射的任务都交给启明星科技来做?”

    “美利坚越是不想看到这样子的局面,我们就越是要让它们难受。”

    甚至就是自己关注的那些对手,单单从火箭发射次数上面,也都是没有办法跟启明星科技相提并论的。

    毕竟不管是什么公司,对外宣传有自己的卫星系统,都会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曹阳绝对是很懂宣传的。

    所以很多公司都放弃了打造属于自己的卫星的想法。

    “按照我们现在的计划,明年发射火箭的次数肯定是超过100次的,把给欧洲航天局等其他客户发射的火箭次数也计算上去的话,基本上可以达到120次的水平。”

    赵思宇听了心中大喜,128次,这个宣传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我先在微博上发一些吧,然后你们再官宣。”

    那样子对于物流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对于股价的刺激作用会更加明显。

    就像是后世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人家一文钱都没有给过华夏的各路自媒体,但是吹捧它们的文章却是遍地都是。

    到时候启明星科技就真的算是在科技圈出名了。

    “你们又迟迟不把可回收利用的型号给生产出来。”

    作为联合火箭航天公司的负责人,格罗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星链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他们公司还有大量的其他科研项目。

    虽然星链也很重要,但是不能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在这个项目上,需要尽可能的节约经费。

    北极熊这边的科研经费,可没有美利坚那么多啊。

    就算是美利坚那边经费充足,人家NASA也承受不住,为了降低成本扶持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起来呢。

    “格罗京,可回收利用火箭要想搞好,还真是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之前是生产的类似航天飞机的可回收利用火箭,但是这种火箭的研发难度非常的高,要实现多次可回收利用,对于各种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很高。”

    “至于现在公司考虑扶持一些民营企业去搞类似于启明星9号的火箭,其中大部分的零件都可以搞定,但是跟可回收系统相关的那部分东西,门槛还是很高的。”

    “哪怕是启明星科技那边跟我们合作之后,愿意转让相关的一些技术,或者深入的合作,但是最终我们的生产成本还是比它们高很多。”

    “所以我也是同意星链卫星交给启明星科技来发射。”

    “不过我希望把节约下来的经费放在重型火箭的研发上面,把类似于启明星科技正在研究的星舰可回收利用火箭给研发出来。”

    德米特利也是一个懂的取舍的人。

    启明星9号和猎鹰9号都已经大规模的开始发射星链卫星了。

    联合火箭航天公司的同类型火箭却是迟迟没有办法量产。

    按照现在的情况,明年虽然可以进行发射,但是性能大概率达不到竞争对手的水平。

    最关键的是他知道公司的经费确实是比较紧张。

    如果继续把钱花在这个项目上,那么后面更加重要的项目的经费就会受到影响。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一点,把这个项目停掉,全力去开发重型火箭。

    这方面北极熊还是有技术优势的。

    就连启明星科技那边也是购买了它们的重型火箭发动机技术回去研究,将来启明星的星舰大概率会使用类似的发动机。

    所以德米特利觉得在这款火箭上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