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比国外的差。”

    “南山集团将来要是需要准备一些工服,也可以考虑交给我们海澜之家来生产哦。”

    邹剑平看到不少人人都在等着跟曹阳交流,所以倒也是很识趣的没有多占用曹阳的时间。

    简单的寒暄了一下,顺便给自己拉了拉订单,就把曹阳让给了其他人。

    华夏台那边的记者,一看到曹阳有空,立马就带着长枪短炮挤了进来。

    副台长夏虹更是亲自站在旁边压阵。

    “曹总,请问启明星9号成功发射,将第一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你有什么感想?”

    华夏台的记者问问题,肯定是问的比较常规,不会搞一些稀奇古怪的内容。

    “感想很多,想要感谢的人也很多,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大家辛苦了。”

    “以后每个月大家都能看到启明星9号成功发射的消息,大家会慢慢习惯它的存在。”

    “将来我们也会推出更多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新型火箭出来,给大家带来惊喜。”

    曹阳知道说多了也不可能全部都在新闻联播那边播放出来,倒不如精简一点。

    “很多人都关心启明星9号可回收火箭的利用情况,请问下一次是会直接利用今天发射升空的火箭继续执行发射任务吗?”

    “这个取决于后续我们的工程师团队对火箭的确认结果,如果一切状况良好,那么会使用这一台火箭继续发射。”

    曹阳倒是没有把话给说死。

    毕竟这个结果到底会怎么样,现在还真是不好说。

    当然了,对于启明星科技来说,不管是能够立马利用这台回收的火箭,还是需要使用重新组装的新火箭,其实都是非常大的成功了。

    毕竟可回收这个概念,已经算是正式的落地了。

    哪怕是这一次没有办法重复利用,把它当做展示用的产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有传闻修建这么一颗火箭的成本是要几个亿人民币,但是如果能够重复利用这些火箭的话,那么平均到单次的发射成本可以降低到几千万,这个说法准确不?”

    可回收利用火箭的最大优势就是降低发射成本。

    所以这个话题肯定也是没有办法轻易躲过去的。

    曹阳对此也是有心理准备。

    “这个也是要取决于可回收发射的次数。”

    “按照我们的计划,启明星9号是需要重复利用10次以上,设计寿命是至少可以利用15次以上。”

    “这种情况之下,单次的发射成本可以比常规的火箭发射降低一大截是必然的。”

    曹阳没有把话说死。

    那些成本数据,肯定是不适合直接透露态度的。

    所以他不会量化的去回答这个问题。

    “目前启明星9号执行的是发射星链卫星的任务,将来会承接其他的一些任务吗?”

    “这个取决于市场需求,所有可以执行的任务,都会成为可能。”

    曹阳继续跟记者交流了一会,就把赵思宇给拉了出来,自己跟着夏虹和钱俊峰等人溜出了控制室。

    ……

    电视台相比互联网来说,宣传的效率还是低了一些。

    就在华夏台采访曹阳的时候,不少互联网媒体也都是在围绕着这个话题搞创作。

    大家都不想错过这个热度。

    “方主编,新闻频道那边已经在报道启明星9号的内容了,我们汽车频道也要围绕着这个话题去报道吗?”

    林佳燕现在就接到了方大文的指示,要求汽车频道也写几篇跟启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