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同一时间,在理藩院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也是强烈的谴责了美利坚和东瀛在光刻胶上的做法,措辞比之前强硬了不少。”

    “结合大基金的成立,这应该是相关部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也是对美利坚和东瀛做法的强硬反抗了。”

    米颖进一步的补充了一个消息。

    这倒是让曹阳颇感意外。

    这两天他基本上都是在南山化学忙着搞光刻胶的开发,还真是没有怎么留意外面的变化。

    大基金等相关部门的一些动作,他是没有收到提前联系的。

    “曹总,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足够大,国内各个企业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和人力的话,光刻胶肯定是迟早可以搞出来的。”

    “估计到时候就要轮到东瀛和美利坚的光刻胶企业紧张了。”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看看是不是直接诈一下它们,看看它们愿不愿意主动的松开口子?”

    章京虽然现在也很看好光刻胶的国产化前景。

    但是搞了一辈子半导体,他太清楚这些基础原材料的突破,难度有多大。

    也许运气好,某一种材料在几个月内就突破了。

    也许运气不好,某种材料在几年内都没有办法突破。

    基础材料研究,往往都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用再试了,这个时候它们没有那么大胆子的。”

    “我们率先宣布突破了14纳米芯片技术,这应该是触碰到了国际芯片巨头的底线了。”

    “以前我们一直都在追赶,以后就轮到它们在后面追赶了。”

    “这种局面,他们怎么可能接受的了呢?”

    曹阳倒是看的很透彻。

    有的时候就不能心存侥幸。

    人家要搞死你,那我就告诉你没有你我也活的好好地。

    甚至没有你之后,我活的更好了。

    以后南山化学自己生产的光刻胶,成本肯定可以大幅度的下降。

    到时候南山半导体生产的芯片,价格就更加有竞争力了。

    指不定其他的半导体企业也开始找南山化学去购买相关的光刻胶呢。

    美利坚和东瀛在这个领域的垄断,就要彻底的成为过去了。

    甚至曹阳都准备过几天就正式的对外公布一两种研究成果。

    哪怕只是一些研究方向,也可以适当的透露一下。

    让那些光刻胶企业也紧张一下。

    我的日子不好过,你们也不要想好过。

    大家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然后我开始过好日子,砸了伱们的饭碗。

    ……

    大基金的动作很快。

    在接下去的几天,就陆续考察了几家研发生产光刻胶的企业,然后宣布了对应的投资。

    最低的投资资金都是一个亿起步,力度算是非常的大了。

    赖远鸿那边也是很快就接到了相关的联络,大基金给出了投资10个亿入股南山化学,占股比5%的方案。

    亦或是让南山化学直接申请1个亿的扶持资金。

    两条路任由南山化学去选择,可以说条件优惠的不像话。

    “曹总,从现阶段南山化学的规模来考虑,大基金那边投资10个亿,但是只要5%的股份,条件算是非常不错了。”

    “毕竟我们南山化学不像是南山碳纤维和南山特殊钢,已经发展壮大。”

    “这几年,南山化学都是处于近乎亏损的状态,还没有完全发展壮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