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传统的卫星,那可是动不动就要几百万到几十亿的成本。

    像是美利坚那边的侦察卫星,都是价值几亿甚至几十亿人民币的。

    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需要几千万元人民币的。

    当然了,星链卫星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

    侦查卫星的成本为什么那么高?

    除了里面有各种高精度的摄像系统等零件之外,生产数量很少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搞过工业的人都知道小批量生产的成本和大规模生产的区别。

    比如各个汽车企业的样车,哪怕是比亚迪和吉利这种经济型车,它的样车成本都可以去到上百万,甚至几百万。

    但是大批量生产之后就可以变为十万元不到。

    卫星的情况也是如此。

    本来星链卫星的结构就相对简单,小规模生产的话,成本也不超过1000万人民币。

    现在是按照大批量生产来准备,成本自然就要低很多了。

    “曹总,目前我们第一代的卫星生产成本,预计是可以做到2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一颗。”

    “不过等到第二批次的时候,预计就可以下降到100万元了。”

    “将来工艺成熟之后,第三批的卫星预计可以将成本进一步的压缩到50万元左右。”

    说到这里,赵思宇脸上都是笑容。

    很显然,他对这个成本还是非常满意的。

    航天科技那边也是有研发生产卫星的,那个成本大体上如何,赵思宇是心中有数的。

    可以说,启明星这边生产的星链卫星,价格低到令人发指。

    甚至他现在给曹阳汇报的成本价格,都是预留了一定的空间的。

    毕竟将来实际成本出来的时候,比现在汇报的低才是大家能够接受的。

    要是到时候反而变高了,那就尴尬了。

    “那就尽快的把第二批和第三批的卫星给开发出来,进一步的加快我们的布局速度。”

    “启明星9号那边,我觉得明年是可以进入到正常发射的状态。”

    曹阳对赵思宇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过,这里面的成本下降空间,他觉得其实还可以更低。

    卫星一旦进入到大规模的生产阶段,其实就没有那么神秘了。

    里面的任何一个零件,其实都不是什么其他地方不曾使用的技术。

    只需要把集团各个事业部的一些技术进行组合,就能满足现阶段的卫星生产了。

    而一辆汽车有那么多的零件,都可以做到10万以内的生产成本。

    曹阳觉得如果继续改善一下,将来让星链系统的每一颗卫星的生产成本降低到10万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等到第二代火箭研发出来之后,每一次发射的卫星数量增加了,发射成本也可以下降。

    到时候星链系统的组建成本,会比最开始企划的低不少。

    这也算是进一步的提升了其他企业的进入门槛。

    “嗯,我们现在已经考虑把南山半导体那边生产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使用到星链卫星的太阳能帆板系统上面。”

    “那样子不仅可以进一步的降低卫星的重量,还能提升能量转化的效率,从而提升卫星的寿命。”

    赵思宇显然也不是什么招都没有。

    整个启明星科技集团,现在每天都在不断的招人,许多项目都是在同步展开。

    由于不差钱,一些不是那么紧急的项目,也是在同步的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