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入口。

    纵是烈日当空,阳光普照,也无法将这无边阴气消去。

    内中影影倬倬,不知多少恶鬼徘徊,欲入阳世,吞食生人。

    阴阳两界,乃是此世一大特异。

    但许阳并非为此而来,所以暂且不说。

    心念一动,云雾自降,落入一座孤峰之中。

    孤峰之中,有一座简陋的芦篷,芦篷之前坐着一名道人,须发皆白,仙风道骨,必是有道真修无疑。

    见到许阳落下云来,道人亦是起身相迎,轻笑说道:“道友来了?”

    “见过真君!”

    许阳点头,礼数做足。

    此人正是道门正宗,白云观主,德高望重,超凡脱俗的道法宗师——长荣真君!

    数十年前,兰若鬼蜮汹汹扩张,金华府内无人可制,眼见就要将府城吞入鬼蜮之中。

    危急关头,长荣真君自白云观而来,一力逼退万鬼妖魔,随后又领道释二门,十余真人,镇压于兰若周边,以防兰若鬼蜮再度扩张。

    这一镇,便是数十年光景,期间几乎不曾离开。

    可见道德之高。

    虽在大周大唐,许阳屡动刀兵,破灭三教道统,但那是因为大周大唐的三教,大多都为伪佛伪道,无德无行之人,名为教化之门,实为地方豪强。

    对这种德行没有,作用也没有,就知道碍事添堵的王八蛋,许阳自是要斩草除根,犁庭扫穴。

    但此世不同,道法显圣,修者寻真,三教对于自身的道德品性有着极高要求,虽然不能说全都是圣人,但总体而言还是正道一方的。

    正道修士,无不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舍生取义,以死卫道者更是屡见不鲜。

    虽然这和修行也有几分关系,但论迹不论心,做了就是做了,无论出发点是什么,都不影响其性质。

    就如这位长荣真君,耗费数十年光阴,镇压兰若鬼蜮,守护一方安宁,纵然此事对他乃是修行,但依旧不影响其造福百姓,功德无量。

    对于这样的有道真修,许阳的尊重并不作伪。

    “道友还是这般客气。”

    长荣真君一笑,把手邀他坐下,沏上一壶仙茗:“这是新到的白云雾山茶,道友品品,滋味如何?”

    许阳举杯一饮,品味说道:“白云仙茗,名不虚传。”

    “道友喜欢,便带些回去。”

    长荣真君一笑,便入正题:“如今还未到轮替之时,道友来此,定有要事吧?”

    “不错!”

    许阳点了点头,说道:“我与阴山道兄,还有剑臣三人,需要告假一段时日,不能前来轮替镇守,劳烦真君,改做安排。”

    “哦?”

    听此,长荣真君也禁不住皱起了眉:“莫不是留仙道友又与他人起了什么争端,哎……留仙道友乃是剑修,雷厉风行,宁折不弯,可以理解,只是行事不一定非要刀兵相见,不如老道出面做个中人,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

    话语之中,颇为无奈。

    这些年,郭北书院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壮大,对外虽然没有占领性质的扩张,但“劫掠式”的招收学子,迁移人口,还是引得各方势力敌对冲突。

    为此,斗剑斗法,咒术搏杀之事那是屡见不鲜,搅得本就不平静的金华府更是风雨飘摇。

    作为金华府内唯一的道法真君,又是白云观主,道门高人,他不得不出来主持局面。

    但这种事情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再加上郭北书院一方做得滴水不漏,那李留仙三人又实力非凡,八拜为交,情谊如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