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召下自愿援手为国出力,接纳收容一些对他们本也有裨益的难民——昭歌第一镖局“擒龙栈”便是其中之一。

    谢昭这一套真假难辨的组合拳打下来,别说是四十好几、心思单纯的城门卫了,就连凌或、韩长生等人也齐齐木着一张脸,一整个不吱声了。

    心里更是整整齐齐的感慨.谢昭这厮实在是骗人没商量啊!

    简直张口就来!说的跟真事儿似得!

    老城门卫闻言倒是信以为真,不仅眼光一暖,就连看着他们几个的眼神也满是怜惜和同情。

    “啊!我记得那场旱灾,那一年的光景实在是惨!当时多亏天宸长公主殿下向先帝陛下谏言,第一时间组织神台宫的神官们成立‘赡养司’,救下了许许多多本该罹难的老弱妇孺。”

    其实当年“赡养司”成立之初,除了神台宫外,出力最多的便是以浔阳谢氏为首的南朝第一士族。

    只是浔阳谢氏和上柱国谢霖一向低调,担心名声太过显赫并非好事,所以不愿声张。

    因此民间所知之人不多,大多都以为是“神台宫”和朝廷在天宸长公主的谏言下起的头。

    老城门卫说到这里,上下打量他们片刻,喟叹道:

    “你们少时命虽苦,但却也遇到了天大的贵人。瞧瞧,一晃这么些年了,你们出落的多好?

    如今个顶个都长成一表人才的好孩子,也不枉费昔年贵人的一番苦心!若是天宸长公主看到你们如今的样子,定然替你们欣慰高兴。”

    他老怀甚慰的点了点头,还嘱咐道:

    “回去祭祖是大事,不过,人也不能忘本,也别忘了在宗祠中供奉给长公主的长明灯前,好好给贵人磕个头。”

    京畿道当年受过灾的村落,大多都被“赡养司”救助过,后来几乎每个村里的宗祠中都自发给天宸长公主立了一盏长明灯。

    每年祭祖时,自也是要给天宸长公主续灯的,这早已是京畿道附近曾受难的村落约定俗成之事。

    谢昭难得心虚的搔了搔下巴。

    她支支吾吾的“唔”了一声,笑得有那么一丝勉强。

    “.大叔说的是,一定磕,一定磕。”

    让她给自己磕头?

    可拉倒罢!

    凌或等人眼底带着笑意,瞥了她一眼,各个忍俊不禁。

    这时候,城门卫也逐一检查核对过他们四人的路引了,在确认无误后,又将路引交还给他们,扬手催促道:

    “行啦行啦,后生仔,一会儿安宁长公主府上的管事清点完车队,便要出城了。你们且快些走,别在城门口挡了路。”

    凌或的路引本就是真的不能再真的真品,而谢昭、韩长生和薄熄的,则是个顶个比真的还要真的假货,老城门卫果真没看出什么名堂。

    加上他方才又被谢昭先前所讲的故事放松了警惕之心,因此毫无芥蒂便允许他们通过了。

    “哎!”

    谢昭连忙一脸轻快乖觉的点头。

    “谢谢大叔,祝您新年大吉,阖家欢乐,后会有期。”

    老城门卫年纪见长,自然也喜欢嘴甜的后辈,听了这话笑出了一脸褶子。

    “走罢!”

    几人忙不迭的准备离开,谁知忽然远远地,一个脚步急速略近!

    谢昭人没转过身去,但听到背后声响,脸色当即一变!

    她冷着脸低声催促:

    “走!”

    凌或与韩长生、薄熄脸色亦是一变,知道情况有异,但此时不是多问的时候,连忙提气便走!

    身后那人见几人要溜,当即沉声呵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