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足够多的东西,怎么能够负重前行?

    “子川,孔明的天赋很强,非常强,但和仲达却没有拉开差距,你知道为什么吗?”繁钦思考了一下,缓缓地询问道。

    陈曦听到后若有所思,转头看了一下诸葛亮,又回想了一下司马懿。

    “子川,因为背负的东西不一样,仲达背后所背负的,虽然也称不上庞大,但至少他有压力,自然也有动力,所以哪怕天赋不如孔明,却有那个紧迫感和急切感,但是孔明,真的没有压力…”繁钦缓缓的评价着诸葛亮与司马懿。

    不管是陈曦还是诸葛亮,都听到了繁钦所说,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沉默。

    陈曦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脑海当中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印象,便是历史当中的诸葛亮。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存亡只在一念之间。

    一场夷陵之火,国家危在旦夕,那个状态下的诸葛亮到底背负了什么样的压力?

    但是这种程度的压力,也给诸葛亮带来了沉重如山的动力,之后的诸葛亮有多强?

    真是一个人能当一个团队用,高效,简洁,迅速,简直堪称残暴。

    一边处理内政,一边修炼军事。

    就算对外战争,也不忘处理国内政务,就这种情况下,司马懿都选择闭门不战,这得多凶残?

    “原来如此,环境过于安逸了吗?”陈曦转头看着诸葛亮,颇为认真的点了点头。

    正因为知道历史当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子,不管是刘桐还是陈曦,都在有意无意的减少诸葛亮的压力。

    毕竟那个状态下的诸葛亮虽然强到可怕,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剧?

    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前进,要靠着一个人的努力去砥砺前进,奋勇拼搏。

    对于国家来说,有这样的人存在,是一种幸事。

    可是对于个人来讲,又该如何评价呢?

    对于自己未来没有清楚认知的诸葛亮,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背负足够的压力时,到底有多强。

    “孔明,以后的话,留几个时辰,帮着休伯处理政务吧。”陈曦思考了一会儿,便对着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对于这一方面,他还是相当感兴趣的,对于工作,从来不会抗拒。

    繁钦听闻此言,双眼当中的精神,满脸的笑容,透露出真诚和善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