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刘备的信很短,内容也很简单。

    诉说一下自己的处境,讲解一下自己的难处,也说明了自己的运气,运气好,找到了可以大规模采盐的盐场,因为这玩意儿,勉强阔起来了。

    听闻兄弟要打袁绍,不管是因为什么理由,我直接拜托陆家,赠送五船的盐,三船的粮食,倘若可以帮忙联系一下公孙家的船队,来往于青幽之间,他刘玄德还可以凑更多的物资。

    公孙瓒看着这个信啊,还是觉得兄弟够好,听闻自己起兵,送自己这么多东西,听闻泰山郡,穷的一批,能拿出这么多物资。

    除了刘玄德所说的运气好以外,估计也是自己的兄弟倾力帮助了。

    至于联系公孙家的人,在公孙瓒看来,这都不是事儿,不就是帮忙搭根线,让公孙家的人帮忙制作一下船只,这能有什么问题?

    同时便下达了命令,一边去联系公孙家的人,带领着船只,前往青州,同自己的兄弟进行商量,另外一方面,带上马场里面多余的非白色马,当做回礼,给自己的兄弟送过去。

    有了刘虞和刘备给予的粮食以后,至少一年半载之内,他公孙瓒是不缺粮食了,自然可以好好的收拾一下袁绍袁本初。

    与此同时,公孙瓒在看完刘备给的信以后,同样打开了卢植交给的信,看着上面的内容。

    熟悉的笔迹,倍感亲切,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自己的老师居然还能写信,关心一下他这个弟子。

    信中的内容却很长,但是公孙瓒有足够的耐心看下去。

    信中详细的为公孙瓒介绍了,来自冀州的人员和势力,以及战争潜力。

    从人口数量,人口规模,粮食储备,地形,等多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冀州的战争潜力。

    让公孙瓒对于冀州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于作战方式的选择,也有了一个初步想法。

    看着手中的信,公孙瓒热泪满眶,这个是他老师给他的东西。

    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完全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准备的东西。

    公孙瓒不知道自己的老师,花费了多长的时间,才给自己准备了一份这么详细的东西。

    甚至在信中,表明了不赞成公孙瓒直接和袁绍开战的想法,因为袁绍的战争潜力太大了,双方之间战争潜力的差距,太明显了。

    可因为如此,他公孙瓒才不会因此而放弃。

    有了这一份详细的东西,公孙瓒还能不明白仗该怎么打?

    至于老师的劝诫,反正老师又没有表示不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但是该打还是得打。

    不打怎么能够让袁绍明白,他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儿?

    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侵占幽州,也得看袁绍的实力够不够!

    7月,月票加更的第42章,快了快了,加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