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到做到!”刘璋语气坚定的重复道。

    “行吧,区区几亿钱,我们还是付得起的…”张肃对此只能摆摆手,颇为平静的说道。

    没有亲自派遣军队进行北伐的刘璋,选择了另外一個更切实际的方案,那就是出钱!

    虽然路途遥远,金钱不会在第一时间到达,但是口头支票可以啊!

    先把口头支票开出去,然后慢慢将钱运过去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下,也算是完成了出钱的目的!

    至于出人这一方面,刘璋就实在无能为力了。

    蜀中之天隘,真的能够要人命。

    “要我说最好的方法,还是按照卢先生所说的话,直接再建立一个建设军团,从成都直接砍过去算了,撑死就是几年的时间,就能够搞定路上的障碍…”刘璋回想起卢军所说的话,更是兴致勃勃的说道。

    至于这种方法的可实行性,就被刘璋选择性的忽略掉了。

    听到这种伟大的工程,又怎么可能不让人热血澎湃。

    张肃听到这样的言语,脸色一黑,当即白了刘璋一眼。

    他当然也明白这样做的好处,可也明白这样做的坏处。

    好处自然不用多说,道路的通畅,连接两地,从此蜀地之难,就如同过眼云烟,烟消云散。

    不管是出动军队,还是出动物资,亦或者是人员之间的交流,信息的链接等等,都会顺利很多。

    外面的人很容易进来,里面的人也能够出去。

    可是坏处就更明显了,这条道路的修建,耗费的时间和钱粮,难以估量。

    这种在物资方面的投入,光凭益州一州之地,在支撑军队的投入,以及南边修建道路的同时,还要修建北方道路的话。

    可以说是非常艰难,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咬咬牙确实能够支撑下去。

    然而这样的道路一旦修建,蜀道的困难,就变得荡然无存了。

    尤其是当今天下的这个局势,更是让人烟雨朦胧,难以看清其中的真相。

    张肃对此更是感慨万分,很多工程被提出来的时候,都能够明白功在千秋,但是想要实施的时候,却也无能为力。

    人力终有尽时,又不是无穷无尽,只能量力而为。

    民力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个因素,过度的消耗民力,也是在透支益州的未来。

    与其在短时间之内修建完毕,还不如等到南方道路修通之后,再修建北方。

    “主公,卢先生所说的工程,大多数都是功在千秋,然而其中的困难程度,非一时之功,主公莫急…”张肃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选择拖下去,只有多拖一点时间,刘璋说不定就忘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