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更换了天子,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把柄,一个能要了他命的把柄。

    届时清君侧,恐怕真的能够要了他的命。

    他不是董卓,没有董卓那种军队和力量,更无法抗衡这个时候的天下诸侯。

    可如果不说,这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起爆,到时候不仅仅是对于他而言,对于整个长安集团,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名誉伤害。

    可以说,在丘林碑的处理方式上,曹操罕见的保持了沉默,静静看着众人的讨论。

    可是对于刘协来说,丘林碑这么一个听话的人,几乎完美执行了他下达的每一个命令,就算做不到,也尽可能的去做。

    杨家更是忠心耿耿,无时无刻不在为着他考虑,甚至给他出了很多建议,帮助他做了很多事情。

    整个朝堂之上,杨家更是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的去维持他的权势和力量。

    一方是需要他看脸色的曹操,一方是明面上忠心耿耿的杨家势力。

    在北上支援的过程当中,丘林碑所率领的军队被灭了,杨家杨彪一脉也没有了。

    这种斩草除根,不留一点活口的情况,仿佛好像在掩盖着什么。

    站在刘协的角度,这个掩埋的真相,可能性自然也不多。

    再看一看曹操世界庞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这种几乎不受自己管控的力量,对于刘协来说,内心当中又怎么可能接受?

    从利己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考虑,刘协自然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

    丘林碑根本不是起兵造反,被杨家所灭。

    毕竟丘林碑就是杨家所联络的人员,杨家吃饱了撑了,去灭丘林碑干嘛?

    更何况,杨家一个政治家族,哪里来的力量去消灭丘林碑这一支精锐的万人军团。

    而整个长安城中,有这个力量的人,也只有曹操一人罢了。

    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刘协又怎么可能会认为曹操是一个好人?

    更何况那过于华丽的战报,更像是一种掩盖丘林碑死亡真相的一种现实。

    通过一件更大的事情,来掩盖住这一场事变。

    刘协自认为明白了这一切,却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将这种事情记下来藏于心,不显于众人前。

    对付匈奴人才是最主要的,前提是这个匈奴人真实存在,而不是虚构的。

    为此,对于战报当中所描述的战绩,刘协都打算如实发放奖励和官职,只为等待后续的言语,一个能够让他占据主动权的话语。

    借助那一个机会,他才有机会重新掌握朝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