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事情,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结果,推廷什么的,也确实可以。

    但是本就延迟到了年后,再继续进行延迟的话,恐难以服众。

    在这一方面,就算是刘协也明白这一点。

    故而在听完建言之后,刘协直接看向了在场的所有人,等待着众大臣的商量结果。

    赏赐肯定是要赏赐的,但是赏赐的多少?如何赏赐,这个赏赐的钱从哪里出?

    这才是刘协所要关注的事情。

    如果赏赐的钱,是由曹操出的话,刘协绝对没有任何的怨言,当场就过了。

    但如果由刘协自己出,那么这个事情就需要好好的论道了。

    刘协也十分清楚,按照他自己的想法。

    准备重新构建起南军,不仅仅是羌人当中精挑细选的精锐,还具备南军同样离谱的天赋效果,用于制衡曹操所持有的武力,平衡朝堂的同时收回权利。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消耗的钱财必然不会是少数。

    在这种情况下,刘协自然希望其他方面,消耗的钱财,会更少一些,才更符合他自身的想法。

    简单来说,只要不花他的钱,一切都没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看着众大臣商量出来的结果,以及需要赏赐的金额数量。

    刘协直接将目光放到了曹操身上,也不说话,静静的看着曹操。

    曹操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刘协,嘴角不自觉的抽搐一下。

    像这种边疆臣子的功劳,如果由刘协自己赏赐,谁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刘协居然会如此识趣,把这样的机会让给他,难得今天聪明了一次。

    回想起需要赏赐的金额数量,再想了想书写战报的人是陈宫。

    虽说看着比较好看,但终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果。

    不过终究是匈奴人的祖地,赏赐也不算少,但是对于曹操来说,那就是可有可无了。

    区区几千万钱,有何足惜?

    曹操当场点了点头,并明确表示了,这一笔钱会由国库支出。

    刘协听到了内心当中想要的答案,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要他不出钱,一切都好说。

    出了钱了,那就另外算!

    而卢民也没有等多久,也呈交上去了自己书写的战报。

    因为亲临战场的因素,对于战报的具体数字,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再加上对于匈奴人功劳的计算,当以谨慎心态为主。

    卢民倒也没有在战报里面掺假,反而认真的记录了下来,精确到个位数!

    毕竟每一个匈奴人,都是一笔高价值的战功。

    报多了是一种罪过,可要是报少了,那也亏啊!

    光这一份战报,他还能拿两成的返利呢。

    从曹操的兜里面掏钱,他还是蛮喜欢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