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欺骗防护,使一域天地重新与仙界天地合流。

    那大真人之道果,自然瞬间会被天地伟力消化,重新与天地归为一体。

    而重新融合一体之后,大真人失去了独立道果,自然重新受到天地约束,原本的天仙道果,那无限寿元自然破灭。

    万年的天人大限重新降临,而寿元已经普遍超过万年的大真人,自然瞬间魂归幽冥,陨落坐化。

    故而天地之巡查,也就被此界大真人们,称之为劫数。

    如何避过劫数,也就成了各个大真人的首要考虑,由此衍生出来的避劫之法,也就数不胜数了。

    但各种方法虽有不同,却也有些共通之处。

    比如作为这独立道果之本的一域天地,为何只是一域,便就是先辈们,不断摸索下来所得的最佳体量。

    其中成天仙,需一域疆土,就是最大的公认准则。

    一域之天地,方圆大小正好,基本就能容纳一个完整的天仙道果。

    对于聚集大道所需天地范围,不会超出太多,导致天地之力过强,让自身剥离道果时,承受的阻力太大,使之功败垂成。

    同样也不会太小,让自身之道超出天地过多,最终使自己大道逸散,不能完全利用所有大道,最终剥离结出的天仙道果有着残缺。

    所以一个域的范围,便是先辈不断总结后,所确定的一个最为普适通用的范围。

    而根据这个范围,仙界的各个部洲,乃至各个海域,也自行分出了一处处域界,一代代传承下来,最终就形成了如今仙界的格局。

    当然,根据自身大道多寡,各位大真人也会自行调整自己剥离天地的范围,使之处在一个最为契合的状态内。

    各个大真人所修之道不同,所成大道多寡也不同,难以划定标准,这个就不多细说了。

    反正一个大域,就能满足基本所有大真人需求,这是可以肯定的。

    顶多大真人根据自己需求,在大域内进行修补整改罢了。

    而综上所述也可看出,为了让自己大道剥离的时候,所受的天地阻力最少,各个大真人是务求让自己所分离之天地,刚刚好能够容纳自身大道的。

    同样剥离的天地越少,那天道运转巡查的时候,发现的概率也就越少。

    人不会在意自己身上一根毫毛的变化,天道自然也不会在意。

    可能你要是在毫毛的基础上,点一个痦子,从上面长出一根黑毛来。

    那只要处在视野可见范围内,人就很难不察觉上面异状了。

    就这样,如何使自己成为毫毛,而不是成为痦子黑毛,就成了各个大真人的必修课。

    这又转回了开始问题。

    如何让自己剥离的天地越少,尽可能的不引起天地注意,这就成了避劫之术。

    而由此衍生的,也就有了仙界众多下层修士的印象。

    那就是各个大真人,基本都只说在自己老窝之内,除了自家大域,基本门都不出。

    同时还严令门下弟子,其它域开拓宗门之土。

    仿佛一瞬间。

    原本还为了一域主权,和其他同道,打出了狗脑子的修士,在好不容易夺下一域,修成了大真人后。

    转瞬就性情大。

    由原本的积极进取,变为了修身养性,与人为善。

    不仅自己不闹事,还严令自己身边人不能闹事。

    这巨大反差,当然惹得许多人流言纷纷,怀疑不已。

    可只有大真人自己清楚,这么做,不是他们不想扩张,而是不能扩张。

    此界是有气数之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