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或者说很难用的境地。

    可如果没有外援,仅靠新郑城内的十万守军,又怎么可能挡得住五十万楚军的进攻?

    尤其是因为新郑城临海,楚军击破了它的水面防护,直接就能登陆城下,不给丝毫反应时间。

    所以当楚军围城之后,新郑城就算想在周边收拢一些民夫,让他们帮着守城,都是做不到。

    而新郑城内,居民总共也只有四十万人,再怎么努力征兵,也不过就能征集八九万人罢了。

    这点人,加上守军,还不到二十万,依旧远不如楚军。

    再加上,城中缺少先天宗师,新郑城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在围城开始后,楚军试探着进攻,才打了月余,新郑城就摇摇欲坠,有了陷落的趋势。

    若非后面进入冬季,大雪降临,实在难以外出,怕是去年,新郑城就要被打下来了。

    可寒冬总会过去的。

    靠着一时之大雪,新郑城苟且过了一年。

    但到了今年开春,有着大半年的时间,他就没那么好熬了。

    初春三月,当陆渊发起第二次北伐后,新郑城这边,也如约开始第二次攻城。

    而且这次还不同,在攻城没多久后,随着陆渊使用战俘的指令传达,郑国这边俘虏的二十万降卒也送了过来。

    然后依照往例,这些人被楚军驱赶着,送到了残酷的攻城战上。

    先前攻打新郑城,因为都是楚人的缘故,楚军这边还有些顾惜,略略放不开手脚。

    但现在换成郑人降卒,那就没什么顾忌了。

    往死了用,拼命了用。

    二十万降卒,配合着楚军部分精锐,在短短十天之内,就对新郑城,发起了连绵不绝的冲击。

    城中的郑人,哪见过这种阵仗?

    再加上被围城半年,他们兵马损失也颇大,城中士气也渐渐低落。

    于是等这些降卒死了大半后,新郑城的守军,便再也坚持不住。

    许多郑军守卒,就开始了溃散。

    而没了这些普通士兵,作为屏障羽翼,用来消耗楚军先天的真气体力。

    城中的郑国先天,也再难对抗楚军先天。

    随着陆渊的两具分身,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头,亲自斩杀了两位城中的郑国先天后。

    郑军的顶层战力出现缺失,底层的士兵也开始溃逃,各处都出现了破绽,新郑城自然也没法再守下去了。

    最终在神武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的时候,新郑城为楚军攻破,城中除郑国少量君臣,在先天宗师的掩护下,趁机突围而出外。

    其他郑国留在城中的宗室子女,公卿贵族,大小官员,都沦落为了楚国的阶下囚。

    郑国的统治核心,一下被端了个大半。

    新郑城,也成了楚国北伐以来,所攻陷的第一座霸国帝都。

    嗯,先前魏国的河阴城不算。

    此城虽然名义上是魏国的东都,但实际上,魏君从来都没去过那边,也只是挂了个名头,被当成都城经营而已。

    这与新郑这种,一直当做一国之核心,一州之核心的大城,是有天壤之别的。

    新郑城陷落,郑君出逃,这个标志性事件,就成了楚国在豫州战事的转折点。

    随着这个消息传开,新郑城周边,一些原本还在坚守的郑国府县,顿时军心动摇,人心溃散。

    本楚军收拾了新郑残局,开始派兵攻打附近城池后,沿途所过的城镇,全都望风而降。

    一些府县,甚至不等楚军到来,就自己先派遣使者,前来输诚,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