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去中州的那些官员,一个个可就提心吊胆,惊惧万分了。

    谁都知道,现在中州有很多人,专门刺杀楚国的官员。

    而官员受刺杀的几率和死亡率,也非常之高,达到了百分之三,近乎三十分之一了。

    三十分之一的死亡率,听起来似乎不怎么样,毕竟军队在战场上,死亡率往往超过十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比这大多了。

    可战场上那是兵,地方上那可是官啊。

    一个是在前线,一个是在后方。

    这区别,能相提并论吗?

    对于官员来说,三十分之一的死亡率,已经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能让很多人吓破胆了。

    前往江北赴任,固然富贵险中求,但那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

    很多听闻江北恐怖的官员,在知晓自己被挑选中,要前往江北赴任的时候,宁愿挂印去冠,自己今后被永不叙用,也不愿去江北当官。

    甚至已经到了江北的官员,也有不少弃官而逃的。

    可见这股刺杀风潮,对楚国官员的惊吓和打击,有多么的大。

    孙思文这些日子,都不断写信跟陆渊诉苦,说国中官员闻江北色变,想要动员有功名的士子,前来江北,变得愈发艰难。

    照这般行事下去,后面再想挑出足够官员来,将越来越难,直至没有一个人愿去江北。

    所以行事已经非常恶劣了。

    也正因此,在又看到刺杀官员和屠杀移民的奏报后,陆渊才如此愤怒。

    他清楚,江北被楚军占领的各郡地方上,有能力对楚国官员进行刺杀的,也就只有那些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江湖门派了。

    楚军士兵的实力并不差。

    军中掌管五十人的队正,基本都是由三流资深好手,或者二流高手充任。而队里面的队副,以及一些有实力的什长,基本都是三流好手。

    而楚国对江北占领地区,地方上的官员安保配备,基本是县级主副官,如县令、县尉、县丞等,都是安排一到两队人保护。

    其他一些主簿、教谕、巡捕等官,则安排一什人保护。

    讲道理,这种安保配,已经很严密了。

    可就算这样,还是有大量官员,被刺杀身亡。

    能在楚军派出的士兵重重保护下,在守备森严中刺杀赴任的楚国官员,非高手不能为,还得是二流以上的高手。

    或者好几位三流高手合作,才能做到这种事情。

    而能动用这种高手和人手的,除了地方上那些世家大族、江湖门派外,陆渊想不到还有谁能做到此事。

    而且对于这些地方势力,楚国就是妥妥的外来入侵者,是敌寇。并且大量来自江南的移民,也正在不断侵蚀冲击着,他们现有的利益。

    他们正值国破家亡,利益受损的局面,能对楚国有什么好印象,那就有鬼了。

    而正面起兵反抗楚国,那一个个被镇压下去的反叛,那一家家被举族诛灭的家族,无不在提醒震慑着他们,起兵是最愚蠢的选择。

    可起兵不能做,我暗地里搞些刺杀,搞些袭击,总没问题吧?

    你楚国没有证据,还能拿我怎么样不成?

    他们作为地头蛇,想玩弄这套手段,太简单不过了。

    事实上,这些人玩的确实成功。

    面对那些刺杀袭击,楚国哪怕暴怒无比,死命追查,也确实难以找到这些人的蛛丝马迹,抓不到半点证据。

    面对这些暗中搞事的人,在规则范围之内,楚军拿他们确实无可奈何。

    那些暗地里的老鼠,或许正洋洋得意,嘲弄着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