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那看着白义安的眸光中,仿佛看到了信仰和光,同样纯粹。

    面对着这些纯粹,白义安有些无法承受下来,于是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笑道:“放心吧,本将不会骗你们的,本将不是也在这里吗?”

    众将士一听,就信了。

    将军也在这里,皇上也在这里,那么多公卿将校也在这里,如果前面回不了家,这些高高在上的皇亲贵族怎么可能继续往前走?

    他们的命多宝贵呀!

    因为昨晚事情做的隐蔽,加上平日里就有的阶层隔绝,所以士兵们并没察觉,如今军营之中,皇帝和众多大臣,其实已经不在了。

    真正留下来的,其实就只有眼前和他们亲近谈笑,并说自己也在这的武安侯白义安。

    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背叛的士卒们,想到这,看着主将的笑容,一下子就充满了信心。

    白义安知道,此刻的自己很虚伪、很恶心、很无耻,但是,他还是这么去做了。

    让自己变得虚伪、恶心、无耻,变成自己过往最为讨厌的人。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相信自己的士兵,给骗到瑞昌,骗到他们为了宁国去死战,骗到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去死。

    为了达成以上这些,他不惜去改变。

    就当作,是自己临死前,最后的一丝放纵吧。

    而且,白义安也没打算苟活,已经准备陪着这些士兵一起去死,把命赔给他们。

    虽然这种交换赔偿,他并没有询问过士兵的意愿就是了。

    这世道,本就没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

    最终,关于武安侯与士卒同食,并且走过瑞昌就能回家,我也在的相关谈话,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只是一个晨食的时间,就迅速传遍了整个军营,为所有人知晓。

    在这影响下,等大军出发,众将士列队按营卒出营时,士气变得异常高昂。

    宁军上下,都坚信,在将军的带领下,自己能度过最后难关,顺利回家。

    白义安也身骑红色骏马,领着一众亲卫在行进的军列前后来回奔驰,用彰显自身存在的方式,印证着自己早上的话,鼓舞着士气。

    最终,在一片欢呼簇拥下,即至中午,白义安领兵抵达了瑞昌城下。

    ……

    瑞昌城头。

    黄玄与孙思文并肩而立,在城楼上,观望着远来的宁军。

    就在今早,也就是白义安与士卒同甘共苦,并发表了“回家”、“我在”等振奋人心的言论之时。

    经过一日夜的紧赶慢赶,黄玄终于带着三万将士,于今早抵达了瑞昌城,与在此地驻守的孙思文汇合。

    黄玄依照了上次在长沙城外,分别前的承诺,马到功成,领军与孙思文相会于豫章郡内。

    不过暂别的两人,来不及叙谈离情,就被宁军到来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

    “宁军接连被败,又逃亡了这许多日,竟然还能有如此士气?”

    黄玄观望了一会宁军的风貌阵列,见其士气高昂,阵型整齐严密,完全没有半点败军之师的样子,不由诧异:“领兵的宁军将领是谁,能让惨败之军焕发生气,有如此能耐?”

    自楚宁交战以来,经历连番大战,随着接触了解的深入,渐渐楚国众人也就知晓,宁国的那位大将军出身的天子,其实并没有外间传闻的那般勇武善战,为当世名将。

    对方之所以能做到前越的大将军之位,靠的还是家世,和先天第二境的实力。

    除了这两点外,领兵打仗的本事,只能说一般,算是个合格将领。

    嗯,可别被“合格将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