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凤寺的底蕴筹码,在这大争之世下,总不愁寻到合适的买家的。

    毕竟怎么说也是一位先天宗师,好几百位武功不俗的僧人。

    这股力量利用好了,那可是能极大增强国力的。

    而作为考虑之一的楚国,陆渊在听了惠安的条件之后,沉思许久,然后缓缓道:“石城东南六十里处,有一座龙遇山。此山钟灵疏秀,风景极盛,向为西南名山。

    若是贵寺不弃,可迁至此处重建山门。

    孤王也会令地方官府,协助建立寺庙,一应人手物资,都由官府负责。”

    深思之后,陆渊还是决定收留下白凤寺。

    一位先天战力,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令他都承受不住,想收留下来。

    尤其是楚国如今局面,顶层战力稀缺,若真能获得济慧效力,那无疑能大为减缓如今困局。

    而以陆渊此时实力,也自信足以镇住对方,让济慧乖乖听命。

    就更别说,还有白凤寺这上下几百人,能够作为人质了。

    况且说真的。

    楚国不留下济慧,把他放到宁国去,或者放到周国、梁国去,那不就等于给自己的敌人增加一位先天宗师,让大楚的边防压力变得更大吗?

    这种资敌的事情,陆渊怎么可能去做?

    所以白凤寺看似给出了选择,但其实两边都清楚,这选择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楚国收下对方。

    果然,在听到陆渊的话后,惠安立刻改口:“大王愿意收留,白凤寺上下三百余僧人,感激不尽。臣惠安,见过大王。”

    “臣惠明,拜见大王。”

    两个白凤寺的僧侣,在得了陆渊承诺之后,立刻行了君臣之礼,定下名分。

    而陆渊见此,脸上也不由露出笑意,摆了摆手道:“两位贤卿先起来吧。”

    “谢大王。”

    听到此话,惠安、惠明相继起身。

    见人起来,陆渊沉吟一下,然后问道:“既然西川国愿意归附,白凤寺上下也投入我楚国,那你我也算是一家人了。既是一家人,本王也不拐弯抹角了。

    惠安,你告诉孤,济慧圣僧如今身体,到底如何了?可还能与先天宗师一战?”

    既然已经准备接收西川国了,那对于如何接收,接收了之后又如何遏制步步紧逼的南诏国,就是楚国接下来不得不思考面对的一个事情。

    而这些事情里面,又都绕不开济慧这人。

    先前从西川国还有剑川国传回的消息,忌讳接连两次与人大战,都是重伤而逃。

    短短半年之内,被人重伤两次,纵然是先天宗师,怕也是够呛。

    所以陆渊必须弄清楚济慧的身体情况,才好根据此,来决定接下来在西川的战略。

    听到如此直白的问话,惠安不由迟疑一下,但看着陆渊锐利的目光,最后还是不由叹了口气道:“回大王,如今济慧师伯的身体,非常不好。

    前后两次受创,已经令师伯身体伤到了根基,不仅一身先天真气散了大半,就连寿元也大受影响,整个人衰老了十几岁。

    以师伯此时身体,若在强撑着与同级宗师一战,怕是会直接命丧当场。

    西川局势,师伯怕是出不了什么力了。”

    惠安当然知道,陆渊询问济慧的身体情况,到底是为了什么。

    无非就是想让济慧师伯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出手拖住南诏军的那位先天宗师罢了。

    可问题也正如他所说。

    济慧并不是不能出手,但是真的出手了,命也就只能交代在那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