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唯有一点,确实不足,那便是没有子嗣。

    这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弱点和威胁。

    没有子嗣,怎么能保证王朝能长久的传承下去?

    没有足够的儿子镇守四方,怎么能保证王朝基业巩固?

    若非众多大臣知道,自家大王是先天宗师,能活一百五十岁,如今也才三十多,今后还能活个将近一百二十年,岁数长久着。

    如此高寿,足可维系王朝了。

    怕是早早的,还没开国的时候,孙思文他们就会劝戒,让陆渊早生子嗣了。

    但即便如此,陆渊膝下无一人,在这个多子多福的年代,依旧让人感到心里不踏实。

    所以对于他手下臣工来说,如今大王日夜荒唐,荒唐的好啊!

    不荒唐,怎么能当下子嗣?

    不荒唐,怎么能稳固国本?

    不荒唐,这江山社稷就没了传承。

    他们不怕陆渊荒唐,因为在这个个人武力为中的世界,只要君主有强大武力,荒唐一点也没啥,这是属于强者的权利。

    他们怕的是陆渊是那种清心寡欲的圣君,不近女色,就只想着军国要务,那才要命。

    因此,对于陆渊这种荒唐行为,崔长青、孙思文这些大臣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没有去说了。

    反正现在国内政务,一直都是他们左右二相处理。

    其它军务,如今大战已歇,只是修养。各赢各伍的军务,也有各僚属处理,可以自行运转。

    而且周青虽然地处北疆襄阳,但好歹也是国中大将军,一些军机要务,也是要帮着处理。

    这多方协助下,只要不碰到影响国运的大事情,其实陆渊在与不在,其实都不重要。

    或者事实上,只要建立一个有效可行的,能正常运转的体制,其实君王的意义,就真的只剩下象征了。

    不过这对于很多君王来说,这便意味着自己被架空,意味着自己的权力被夺取,很少有人能接受就是了。

    所以到了最后,王权与相权之争,往往便会斗得不可开交,最终使国家衰败。

    好在以上这些,都是那些继任之君,该去考虑的事情。

    陆渊作为开国之主,一言九鼎,威望极盛。

    别说被人架空了。

    该是崔长青、孙思文这些丞相,思考着自己的相权,怎么不会被完全过多侵蚀才对。

    当然。

    与两人与陆渊的关系,那信任与看重,自然不是一般的大王与丞相可比。

    这种权力之争,基本是不会发生在几人身上的。

    不过虽然说没人会去管陆渊荒唐无度,甚至都在支持他,但陆渊心境,却不是一直沉溺享乐之人。

    在与蓝彩儿欢度一月之后,他便从温柔乡中爬了起来,总算抽出时间,开始处理政务。

    而这第一件事,便是向来有他总管的军务。

    “大王,自从大王北边连败周人,不断向着江南传送俘虏以来,臣受命整顿各部战、苗兵,降卒民勇,日夜不敢安寝。

    而今年余过去,如今各部皆已整顿完毕。

    其中北伐之后归建战兵,计有七万八千余人。六万苗兵,最终余有两万三千余人。

    按照大王之令,这些残余战兵、苗兵,淘汰老弱,则其强干,皆重新编练部伍,组建为国内禁军,最终得军九万人。

    淘汰下来的一万余老弱,则编为府县兵,分配至各府各县。

    收编的十一万降卒,同样也裁汰老弱,择留精干,亦留下了九万人,收为禁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