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

    二月初三,克玄武府。

    初八,克成都府,攻占郡城锦官。

    初十,通川府当地豪强刘明,听闻朝廷大军杀回,并且一路连战连捷,声势浩大,于是下定决心起事响应。

    不过数日间,便聚拢数千众,然后攻克当地数座县城,裹挟民众,拉起了上万大军,兵围。

    二月十二,陆渊率军攻克安岳府,便听闻了这个消息。

    安岳府城中,一场厮杀刚刚结束。

    陆渊坐在依旧还有些血迹的府衙大厅内,然后看向周青道:“这个通川刘明,是个什么来头?还有如今西川郡地方各府县有多少人起兵响应了?”

    这些日子以来,虽然陆渊一直在率军攻城略地,但关于地方各豪强的拉拢,还有招募兵马的事情,却也没放下。

    而这些事情,都是由周青负责的。

    “这个通川刘氏,此前弟子没听闻过,应当不是江湖中人,或许是地方某个不知名的普通豪族吧。”

    听到询问,周青立刻回答:“至于各地响应的人,虽有一些,但并不多,也就十余股罢了。这些人加起来也凑不出万人,不成气候。

    倒是这些天的募兵,从后面剑阁府、玄武府、成都府传来的消息,情况倒是颇为喜人。

    半个多月以来,已经有两万余人从军,加入了我等队伍。

    后续时间若是再长一些,应还能再多万人。”

    随着入西川以来,陆渊连战连捷,战无不胜。

    尤其是克复了郡城锦官之后,更是极大的鼓舞了西川郡各地人心,使得众多人踊跃投军。

    此时此刻,这众多投军之人,以及响应之人,便就是这胜利带来的影响。

    听到的大好形势,陆渊微微点头:“这般说来的话,算上募来的义士,我们手中,已经有了五万兵了。如果再加上那些响应的豪杰,更是有七万众了?”

    周青道:“差不多是这个数了。不过我军入川已有大半月,巫山府那边,差不多也该得到消息,会做出反应了。”

    陆渊笑道:“这个不必多担心,巫山府的周蜀联军,已经是冢中枯骨,将死之辈而已。而且前几日,我们审讯俘虏,不是已经得到消息。

    巫山府的十万敌军,后勤粮草,都安置在渝中府,由此处发往前线。

    只要我们能攻占此府,断了这些敌军的粮草,那么纵然他们有十万之数,在缺粮之下,也都要乖乖饿死。”

    说到这,他又道:“相较这些,你等下挑选些人,作为使者,派去通川刘明以及各地义军那边。

    让他们即刻率军,赶来渝中府与我会合,一起夹击巫山府的周蜀联军。

    还有我们后方招募的那些兵马,也通通带过来,往渝中府集结。”

    陆渊在后方招募义军,并且在各地联系人起事,为的就是给自己招揽炮灰。

    如今在大胜之下,这些布置总算起了成效,那自然要利用起来。

    不过周青对此却有些忧虑:“这些起事的豪强,多是草莽之辈,他们不一定会乖乖听话,遵从军令的。”

    陆渊冷声道:“若是不听令,那便是附贼叛逆,就是为乱地方的敌寇,自然要给我讨平。”

    说到此,他看着自己弟子道:“小青,我给你留一万人,你在安岳府这里看着。谁不听令,你就率军讨平他。

    我陆渊打下来的大好局面,可不是给这些人浑水摸鱼的,占了我的便宜还不办事,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对陆渊来说,不能为自己所用的力量,那还不如直接给毁去。

    为了防止其他人有样学样,一个个跟着抗拒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