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简单的很,无非就是棍棒军法。要是还不管用,那就是杀鸡儆猴,直接把挑事的砍了,剩下的人自然也就老实了。

    至于七星门的影响。

    陆渊觉得七星门掌门都死了,剩下的一些高层和核心,也被他放离远去,现在都可能已经离开越国了。

    没了这些主心骨人物,就剩下那些和七星门沾亲带故的家伙,也基本只是一盘散沙,成不了气候了。

    或许过个两年,七星门在这些人的心里,也就真的只成了个回忆,被遗忘到脑海深处了。

    于是陆渊对那些俘虏进行整编,从中挑选了千人合格的兵员,然后剩下的四千不合适的,就通通放归地方。

    孙思文这段时间,找陆渊说过好几次了。

    说临武县那边,地方上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男女,不仅无法恢复地方生产,有时候连散落在地方上的盗匪乱兵,都无法抵御。

    现在已经有不少村庄,被那些匪兵攻破劫掠了。

    如今临武县的治安,只能靠郡府这边抽调的五百府兵和当地的县兵维持,极大的消耗了府城这边的资源和精力。

    临武县建立地方民团自守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了。

    这次放回去四千临武县俘虏,应能极大的缓解当地治安问题。

    整编了临武县的俘虏,陆渊招募的新兵就达到了五千之数,勉强达到预期目标的三分之一了。

    但剩下的一万人,仅靠洞庭郡,是无法提供的了。

    想要招满编制,还得从外面想办法,去其它郡招兵。

    陆渊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选择,自然是他半个故乡豫章郡了。

    首先豫章郡离庐阳府这边近,去那边招兵速度快,花个月余时间,便能搞定。

    其次豫章郡并没有受这些年战事太多影响,地方上一直都很安定,人口保持较好。

    不仅没有损失,甚至还因为战乱,从外郡吸收了不少流民人口。

    从这里招兵,很轻松就能募集足够兵马。

    所以没得说了,陆渊派出官员使者,让他们持着自己的行文名帖,去往豫章郡各地府县,让当地官员协助招募兵马。

    有着朝廷平叛大义在,再加上陆渊平西将军、庐阳侯的身份,豫章各郡的官府,基本不可能拒绝这个请求。

    毕竟洞庭郡的苗人叛贼,如果不镇压下去。那么陆渊倒了,下一个要直面苗贼兵锋的,可就是豫章郡这边了。

    不谈利益关系,这最基本的要害关系,那些官员也是有点数的。

    不会在这方面多做为难。

    ……

    正当陆渊这边在练兵的时候,和他辞别的天使楚维,却并没有直接返回朝廷。

    而是出了庐阳府后,继续往北,来到了长沙府。然后在此府最西边的浏阳县,会见了此次征苗大军的主帅,武成侯上官明。

    烟尘滚滚,旗帜蔽天。

    绵延无尽的大军,一眼望不到头,如同一条长龙,气势不可阻挡的奔向了长沙府。

    楚维骑着一匹红马,通报了身份之后,很快就见到了大军主帅上官明。

    “见过世叔。”

    见面之后,这位楚天使,对着上官明就行了一礼,以叔侄相称。

    临海郡六姓七族,彼此世代通婚。各家各户之间,都有那么些亲缘关系。

    就比如楚维,他的姑奶奶嫁给了长洲沉氏,然后姑奶奶生的一个女儿,又从长洲沉氏嫁到了金坛上官氏,其中嫁的对象,就是上官明的同辈兄弟。

    而像此类的关系,各个世家门阀中,不知凡几。

    就连他楚家,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