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回到屋中,取了笔和纸,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等众人说完,他也把各种问题归类总结好了。

    又把所有问题,捋了一遍,捋顺后,笑着抬头,看着众人,说道:“这些问题,虽然小,却很关键。”

    “现在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针对合作建粮仓,大伙儿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能进行范围更大,深度更深的全村儿合作,或者三五家合作。”

    ……

    朱棣把村社合作提了出来。

    农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在这个时代,饿不死吃不饱就是最大极限了,想过的再好些,很难!

    比如,单独的农户,家底太薄,没办法囤积粮食,只能早早贱卖,农民的主要财富来源是粮食,粮食却赚不到钱。

    同时,人力资源也有巨大的浪费。

    同样一个女人,刨地和织布。

    生产产出价值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单打独斗,没办法充分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合理的有效使用。

    人力的优势,就无法发挥到最大!

    公司要优化人力。

    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

    一支有战斗力的军事组织中,对人力资源的优化,更是极致。

    土地入股、大牲畜入股、织机等生产工具入股……

    朱棣口中,一个个提议,把乡亲们惊的目瞪口呆。

    朱棣担心乡亲们听不明白,讲述同时,拿着一根树枝,在雨后变得松软的院中画着图,给大家示意。

    给一群没有一点知识的乡亲,讲清这件事。

    其实很困难。

    索性,朱棣不缺耐心。

    好半天功夫。

    朱棣才停下来,看着叔伯婶子,笑着询问:“大家听清楚了吗?”

    八叔点点头,“听懂了,四郎的意思是,土地入股合在一起,咱们大老爷们儿一起伺候土地。”

    “这样所有的产出,就不存在品质的优劣了。”

    “可四郎,大家一起干活,如何保证所有人都认真干活呢?”

    朱棣笑着冲八叔竖起了大拇指。

    团体合作,总是容易出现摸鱼的。

    “首先,合作后形成的村社,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是在座叔伯任何一家人的,是大家的。”

    “在这个集体中,没有东家和店小二之分,大家都是这个集体的东家!”

    “东家给自己干活,不可能不认真吧?”

    众人全都笑了。

    朱棣继续说道:“当然,单单所有人是东家还不行,还要有其他激励。”

    “在这个村社团体中,所有产出都是村社的,这部分利益,要分为三部分进行分配。”

    “其中一部分,当做酬劳发放,保证大家日常生活。”

    “一部分要经过全体村民同意,留下来,用来投入购买耕牛、织机、鸡鸭猪之类,扩大生产。”

    “还有一部分,要根据各家的占股比例,每年进行分红。”

    “我们在酬劳部分,设立一个基本保障制度,以及一个激励制度。”

    “基本保障,就是定一个基本酬劳,这个基本酬劳,就按照咱们各家现在的平均生活水平定。”

    “这个水平只能保证,大家像现在,日子勉强过的下去。这部分钱粮,会在每年年初,一次性发放给大家。”

    “激励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