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再接再厉。”

    “不许说!”

    ……

    一顿早饭,在欢笑轻松中结束。

    随后朱棣开始抢收麦子,颗粒归仓后。

    两人又开始同出同归,给孩子们上课。

    经营家庭。

    劈柴、喂马、做饭……

    日升日落,充实而闲适的日子过的很快。

    ……

    中秋节当天。

    公祠学堂。

    临近傍晚。

    孩子们板板正正端坐在沙盘前,手握着小木棍,静悄悄的做着课业。

    朱棣和徐妙音在孩子们中间走动。

    看着孩子们做课业,随时纠正错误,同时了解孩子们对知识点掌握情况。

    某刻,看孩子们都放下木棍。

    两人相视一笑,点点头。

    啪啪啪!

    朱棣拍了拍手,等孩子们注意力集中过来,笑着说道:“今天的课业完成的很不错。”

    “今天也是中秋节。”

    “为了奖励你们这段时间的认真努力,你们师娘给你们准备了点小礼物。”

    闻言,一群皮孩子,眼睛顿时亮晶晶。

    徐妙云笑着走到讲台,从课桌内,拿出一个包袱,打开。

    包袱里,有一个个小纸包。

    “按照年龄,由小到大排队。”

    一群皮孩子好奇张望,却有序的排好队。

    采绿年纪最小,排在最前面,大眼睛看着徐妙云,“师娘,您和师傅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礼物?”

    徐妙云笑笑,拿起一个纸包,递给采绿,“打开看看。”

    采绿接过纸包,打开……

    “糖!是饴糖!”小姑娘惊喜、高兴喊着,情绪平缓后,郑重一拜,“谢师傅、师娘赐。”

    徐妙云笑着摸了摸采绿的小脑袋,询问:“可以跟师娘说说,拿着饴糖回家过中秋,你们会如何吃这些饴糖吗?”

    这些饴糖,就是四郎服徭役时,给她带回来的。

    她并不贪嘴这些甜食。

    所以就留着。

    每个孩子都一样多。

    每包都确保足够和家人分享,当然,由于家庭成员多寡不同,分享后,剩余多少就不一样了。

    “和爹娘、祖父祖母、阿姐、阿哥、嫂子、小侄子分享!”一群孩子,争先恐后说着。

    朱棣、徐妙云相视一笑,很高兴这些皮孩子,学知识,学到了精髓。

    至少,现在他们牢记着:欲而不贪!

    很快,饴糖被分发到每个孩子手中。

    孩子们拜别师傅、师娘,嬉笑打闹着冲出祠堂,跑着回家和家人分享。

    朱棣、徐妙云笑看着跟在后面,走出公祠。

    “看来,咱们这个领路人还是合格的,没有把这些皮猴子领入歧途,希望他们能永远把这些知识精髓牢记在心中。”

    笑说着,朱棣转头,伸出手,“徐先生,我们也回家过中秋吧。”

    徐妙云含笑把手放上去。

    回到小院外。

    朱棣神秘道:“你先回去准备,我一会儿就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话罢,不等徐妙云开口,就快步直奔村西田地方向……

    徐妙云张了张嘴,朱棣已经走远了,望着朱棣的背影,不由有些狐疑。

    ……

    于此同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