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高,比我都高,而且顶上还冒出,像极了花穗的东西。”

    “我感觉,或许,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光我一人,四婶儿她们也有这种感觉。”

    朱棣低头笑看,“你们女人感觉最灵敏,既然你们都有这种感觉,那肯定没错。”

    “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尝尝,这种植物的果实了。”

    玉米做主粮口感不怎么好。

    但煮玉米棒特别香,软软糯糯,妙云肯定会喜欢的。

    徐妙云笑笑,继续说:“我们已经把论语学完了,有记忆训练法,孩子们掌握的都不错。”

    “现在这些皮孩子,在荷叶上写字,也有模有样了。”

    “虽然没有灵韵,但至少不歪歪扭扭了。”

    “我这回给孩子们买了墨,以后就不要用锅底黑做墨水了。”

    “我还准备拿出两百多两,当做办学堂经费。”

    “嗯!”徐妙云笑的更灿烂了。

    拢共也就挣了一千多两,分给乡亲们一半,又拿出两百两。

    四郎有这样的气度、气量,无论做什么,都会成为最成功的。

    转头,附耳低声道:“小黑还可以再快点嘛?”

    哈哈……

    朱棣被逗笑,爽朗大笑着,喊道:“小黑,再快点,拿出你在战场上的风采来!”

    嘶!

    小黑仿佛听懂了一般,仰头嘶鸣一声,速度更快了。

    ……

    巷子。

    徐妙音骑马抵达巷口时。

    刚好遇到百官下朝,三五同僚至交,结伴而归的马车内,顿时议论纷纷。

    “徐家二丫头!”

    “徐家二丫头回来了,就说明,朱四郎服徭役回家了。”

    “又是大包小包,肯定又是野菜。”

    “这回应该不会去皇宫送礼了吧?”

    “谁知道呢!毕竟,送礼能得到封赏!开先河的世袭锦衣卫百户!”

    “听说,朱四郎服徭役期间,赚了不少钱。”

    “能赚多少?别听人以讹传讹了。”

    ……

    徐妙音虽然听不到议论,却也能猜到,肯定有人在议论姐夫、阿姐。

    忽然明白,阿姐不回来的原因了。

    “妙音。”生闷气时,身边传来声音。

    徐达撩起车窗,溺爱看着,催促道:“快上阿爹车里来,给阿爹说说,你去土桥村居住这段时间的感受。”

    徐妙音高兴翻身下马……

    ……

    皇宫内。

    御书房。

    朱元璋站在御书房门口,偷偷摸摸,向外张望……

    毛骧站在后面,趁着朱元璋不注意时,捂脸……

    惨不忍睹啊!

    “你确定皇后知道妙音丫头回城的消息?”

    闻声,毛骧瞬间把手放下,老老实实站立,“确定!臣按皇爷的意思,故意把消息透露给娘娘寝宫的宫女。”

    “怎么还不来……”

    朱元璋一边念叨一边张望,这回,徐达大概率是不会来宫里送礼了。

    上回送礼,封辉祖世袭百户,老兄弟肯定要避嫌了。

    以免让外人觉得,给宫里送东西,就是厚着脸皮讨要封赏。

    这次妙音丫头回来,带了什么?

    有没有一两银子一条的烤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