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低头,边看边说:“在过去数年时间,大明的海商,总计从燕华购买一百万台畜力播种机、两百余万台畜力联合收割机……”

    朱标眉头皱的更紧。

    这么多?

    朝廷这边的农民,竟然向燕华,购买了如此庞大的农耕机械?

    这……

    太骇人听闻了!

    “根据我方的调查统计,这些农耕机械,有八成被大明的士绅地主阶层购买,根据燕华的经验,使用农耕机械,至少可以释放六成的劳动人口,那么,大明士绅地主阶层,购买如此多的农耕机械,投入使用,原来受他们控制的人口,现在去了哪里呢?”

    朱标脸微微泛白。

    方孝孺等人的脸色也变白。

    大明虽然在开海后,海贸商税收取管理十分严格。

    但并未像燕华这般,详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因为大家根本没有这种潜意识。

    朱棣看着大明一边,乃至方孝孺为首革新派,都如此,不由叹了口气。

    说到底,朝廷直到今天,治国的方式方法,还是遵循小农经济那一套。

    松散的管理。

    只负责收税,维持稳定和统治。

    而民间,则完全依靠乡约乡俗自行营运。

    这一套治国方法,根本不适合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一定是有着极高组织力度的社会结构。

    朱棣看了眼黄子澄、胡惟庸等人,开口:“大哥,具体数据我们了解的不多,不过也从往来的海商口中,掌握了一些情况,士绅地主在大规模使用畜力农机具后,就开始裁撤,被他们用身契控制的佃农……”

    士绅老爷们,可不养白吃饭的‘牲口’。

    当他们发现,畜力农机具的使用,能为他们带来更大利润。

    佃农的下场,可想而知。

    “一小部分佃农,被留用后,有部分佃农就被裁撤,失去土地后,涌入各个城池内,艰苦谋生……”

    ……

    朱标放于膝盖的手,紧紧攥住。

    他感到羞耻!

    这些事情,他竟然都不知道,竟然从老四口中才知道。

    朱允熞坐在朱标身后,凑到朱标耳边,轻声道:“父亲,四叔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大哥和大嫂建设沼气照明工厂时,就招收了很多涌入城池谋生的失地佃农,我记得,大哥还专门为此,给父亲写了一道折子……”

    至于折子,父亲没当回事,还是没看到。

    他就不清楚了。

    “被士绅单方面撕毁身契,赶到城池谋生的佃农还是幸运的。”

    “更多的佃农,他们的身契,直接被转让售卖给工厂主,成为,被控制自由的卖身工人。”

    说到这里时,朱棣停了下来。

    大明那些私营工厂内的工人,与历史上,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相比。

    处境恐怕更加艰难。

    历史上,西方的工人,无非就是被剥削的严重罢了。

    可朝廷私营工厂,把士绅佃租那套身契制度,直接搬迁到工业中。

    这就是数千年文明史的枷锁。

    有很多好东西。

    但也有很多糟糕透顶的东西。

    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传统力量,照搬套用。

    身契制度,照搬套用到工业上。

    而工业的竞争,又比农耕竞争更为残酷。

    所以,此时此刻,那些身处非雇工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