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先生。”

    这位老先生,算是他前面十数年的授业‘恩师’了。

    此老比父皇、刘伯温他们的年纪都大。

    虽然一样垂垂老矣。

    许是只教书育人,很少参与政事,而历史上的废除相制事件也没有发生。

    瞧着,身子骨勉强还算硬朗。

    宋濂先眯着眼,打量一下朱棣的穿着发饰,然后扶住朱棣,“王爷折煞下官了。”

    朱棣顺势站直。

    握住宋濂的手,含笑拍了拍,“先生为我们朱家两代人的教育,尽心竭力,先生受得起。”

    ……

    赵翥在旁边看着朱棣的行为举止。

    身为一个上位者,朱棣这般举止,确实令人新奇。

    陛下也感激宋老。

    但陛下绝不会如燕王这般,亲近臣下。

    帝王始终要与臣子保持一定距离,以小神秘的方式,保持权威。

    看来真如方希直所说。

    燕藩的政体,绝不是单纯的威权性政体。

    “赵大人……”

    赵翥被喊声惊扰思绪,见朱棣看来,忙作揖,“拜见王爷。”

    朱棣扶起赵翥,“咱们就不要在这里寒暄了,我实在没想到,宋先生、赵大人……你们这么多人也来听我说些狂妄之言。”

    赵翥如今已经不是礼部尚书了。

    主动向父皇请辞,跑到大本堂,像宋濂一样,专职教书。

    当时父皇正在筹备增相,设置内阁时期。

    可以说,赵翥是放弃了成为阁老的机会,跑来教书。

    至于原因他也知道一些。

    保守派逼赵翥加入他们。

    方孝孺为首革新派试图用新思想武装这位赵尚书,让其变成一位革新派。

    然后,这位赵大人连做阁老的机会都不要了。

    向父皇请辞。

    赵翥虽然是太子系,但是个正直的人。

    估摸着,赵翥之所以连阁老都不做,请辞跑到大本堂教书,不是担心得罪同僚。

    更多,是这个人认为,自己无法对保守和革新,对未来的好坏,做出预判。

    既然不懂,就不掺和。

    这种态度,朱棣还是挺敬佩的。

    朱棣和宋濂为首的大本堂先生简单寒暄几句,率众往大本堂内走去。

    小声询问走在身边的朱樉,“怎么这么多人?我什么准备也没有?”

    朱樉不由笑了,拍拍朱棣肩膀,“大家都想听听你的一些想法,也有很多问题,想问一问伱……”

    这还是在大本堂讲课。

    若是选在国子监。

    他可以肯定,必然人山人海!

    即便是保守敌视老四的人,也肯定会去听听。

    做到知己知彼。

    朱棣无奈摇了摇头,走入大本堂。

    也幸亏,父皇对于他们的教育问题,舍得下血本。

    大本堂足够宽大。

    虽然人多,倒也全都能坐下。

    朱棣看着朱樉为首,皇族众人在前面落座,宋濂等先生要去后面,立即开口:“今天,让先生们坐在前面行吗?”

    皇子们微微愣怔。

    宋濂等人也微微愣怔。

    朱棡看了眼朱棣,虽然不知朱棣葫芦里卖什么药,却也率先拍了拍朱樉肩膀。

    兄弟二人,亲自把手足无措,甚至有些惶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