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原来那批人。

    四郎给大明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因为身份原因,其实一直没有触及到上层。

    除了少数人,如蓝玉,这是真正改变,进步了的。

    其实,很多人只是迫于形势收敛了。

    如今,四郎明显是担心,这些人故态萌生。

    ……

    想着,徐达不由笑了,“四郎,你还是对自己太没自信了。”

    朱棣看向徐达。

    徐达含笑解释,“若是主力真出事,仇视伱的那群文武上层,的确会如你所说,歪曲事实,但我敢肯定,他们绝不敢跳出来做带头人,首先,你轻视了,这些年,你给大明精英层造成的压力和恐惧,他们仇视你,除了你提出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还有因为你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和恐惧……”

    四郎太小瞧,这些年,他给大明精英层造成的压力和恐惧多么大了。

    正是如此。

    也就造成了,这群人的仇视。

    他们想搬开四郎这座山。

    陛下给这群人的感觉,也是如此。

    只是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没这个能力,所以不敢仇视罢了。

    当某一天,这些人发觉,他们也没有能力搬开四郎这座山时。

    那时,这群人就会乖乖选择臣服。

    “而且,这群人十分惜命,双重因素,我敢断定,这群人会搞事,但只会躲在暗处,绝不会跳到明面上做带头人。”

    “再说普通百姓、普通将士家庭,我不信,他们会被谣言蛊惑!”

    “你可知,这些年,金陵普通百姓,普通将士家庭,因你的缘故,日子好过了多少?”

    城内百姓,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乡土村社。

    因为他们不是以务农为生。

    可为何,金陵城内的百姓,对乡土村社的推行如此热衷?

    因为这些年,城内的百姓也已经受益了!

    直隶大面积建成乡土村社。

    在练子宁、方孝孺等人的引导下,农村百姓,纷纷效仿土桥村,集中全村人力物力修建粮仓。

    事实上,造成了粮食分散在一个个村庄中。

    士绅、粮商已经无法通过囤积粮食,赚取暴利。

    以往,金陵每当春夏交际时,粮食价格至少都要上涨五成。

    可自从乡土村社建成的越多,一年四季的粮价就越发平稳。

    “你们土桥村,把粮铺开到金陵搅局后,玉米面、白面、大米这些主要口粮价格,更是较往年,都下跌了两成!”

    “陛下对土桥村各种举措,以及各地乡土村社不断覆盖后,对民间物品供应、价格以及民情反响,一直都有详细的关注监察,我有幸看过这些监察汇总的折子,你是不知道,这些详细调查中,下面百姓对你的评价,京营普通将士,除了当兵吃粮,他们后面的一个个家庭,也是普通百姓之家……”

    这些人,都是感念四郎的。

    他不相信,仅凭别有用心之人推动的流言,就能让这些普通百姓之家,相信四郎是一个为了一己之私,断送数十万将士的人。

    “只要上层的文武不敢露面,下面的百姓不被蛊惑,剩下那些京营中低级将领之家,妙云丫头难道还应付不过来吗?”

    朱棣唇角浮现一丝笑意。

    历史上,妙云可是亲自披甲上阵,防守过北平城。

    “泰山,京中百姓真的不会,听信流言蜚语?”

    哼!

    徐达哼了声,瞪了眼朱棣,“你要明白,皇权几千年了,你是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