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后,整个福建,就全都完成乡土村社建设了吧?”

    “对!”

    “咱们金陵比起来都差远了,今年总共也就完成十三个县的乡土村社建设。”

    “不是谁都有燕王这种魄力,和施政能力,福建速度说来简单,可做起来,一点儿都不轻松!”

    ……

    福建的大动静,引起了天下百姓关注。

    经过三年乡土村社建设,大明很多地方也建成了乡土村社。

    建成乡土村社的周围村子,在福建动静影响下,胆子渐渐变大,也开始主动观摩、效仿,搞乡土村社。

    一时间,大明境内,卷起了一股搞乡土村社的热潮。

    为此,左相刘伯温都担心气氛过热,在给朱棣写信征求朱棣意见后。

    一边严令各州府县,统计治下自发性搞乡土村社的村庄。

    一边,立刻抽调一批人,组成乡土村社督导组,分赴天下各地,进行观察、指导。

    其中,有朱棣推荐,参与福建乡土村社的士绅。

    也有方孝孺、盛庸、铁铉等第一批参与乡土村社建设,表现优秀的官员。

    同时,还征召了一批,如同杨八叔这种,搞乡土村社成功,且表现优异的农民。

    提请朱元璋册封为劝农官。

    让他们跟随督导组,分赴天下各地。

    他们农民的身份,比官员更容易迅速融入陌生的百姓群体中。

    一番紧张却不失条理的忙碌后。

    这股突然冒起,有些过热的乡土村社浪潮,才渐渐进入正轨。

    ……

    此番福建全面乡土村社。

    又有大量完全失去土地的百姓,迁徙至东番。

    这一次,人数很多。

    前前后后,迁徙了四万多人。

    东番总人口突破十二万。

    对东番的开发,进入高速期。

    这回,朱棣除了征召一个混成协兵员外,只挑选了会手艺的木匠、铁匠、泥瓦匠之类的匠人,安排进入鸡笼屿火器工坊、冶铁工坊、造船工坊。

    其他青壮,全都用于开发东番。

    ……

    洪武十四年末。

    第一镇骑兵标、第一混成协骑兵营,跟随周浪从鸡笼屿出发,前往福建,接收朝廷调拨的三千匹战马。

    朱棣也没想到。

    蓝玉不但说到做到,为他向朝廷请求战马。

    而朝廷更是直接大方的拿出三千匹战马。

    一个标又一个营。

    加上原有的战马。

    几乎可以一人双马了!

    骑兵将在福建就地展开训练。

    朱棣则带着谭渊、张武、东旭等人,开始在鸡笼屿编练第一混成协步军。

    第一混成协。

    相比第一镇。

    有些不同。

    从巴拉望岛、鸡笼屿招收了部分部落民。

    算是朱棣的第一次尝试。

    ……

    时光流逝,总是十分快。

    洪武十四年,在不经意间溜走。

    洪武十五年。

    朱雄英八岁。

    朱棣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他往来福建、鸡笼屿、巴拉望岛也一反常态,不带着孩子们,找借口,让孩子们一整年都待在鸡笼屿。

    除了徐妙云察觉朱棣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