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赏将士们。

    亦或是战后治疗。

    可以说,土桥村这项发现价值很大。

    随着玉米种植普及,玉米秸秆肯定不少,玉米秸秆酿造的酒普及,一定程度,可以节省很多粮食。

    粮食没有拿去酿酒。

    市面上流通量就增加,更多城内人口,就能买到更低价的粮食。

    ……

    父子二人想着心事,小抿一口,品尝。

    “不错!”朱元璋说着,十分高兴,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笑道:“土桥村给咱们大明朝,立了大功,当为乡土村社第一村!”

    话中,转头看向朱标,“标儿,下去后,你亲自写一副字,制成牌匾,派人给土桥村送去……”

    沐英旁观着。

    若有所思。

    陛下金口玉言,封土桥村乡土村社第一村。

    并不奇怪。

    土桥村也当得起。

    可为何陛下不亲自题字?

    反而让太子来做这件事呢?

    他猜到了一种可能。

    陛下不想百年之后,后来的皇帝,出于各种不能明说的心思,抹掉老四与土桥村这段历史。

    太子亲自题字。

    就是太子和土桥村绑在了一起。

    抹掉土桥村。

    那就是要抹杀太子!

    他隐约能猜到,陛下这么做的目的。

    无论老四将来是否出走大明。

    新朝每一次清除老四在大明的痕迹,都是清除老四对大明的感情。

    这样的事情多了,老四、老四的后代,对大明就不会再有感情,大明遇到困难,还会帮忙吗?

    陛下用心良苦。

    可陛下为何有这种担心?

    难道陛下发现了什么?

    “另,封杨老八江宁劝农官,协助方孝孺在江宁推行乡土村社,另外,让杨老八他们不要小气,把玉米秸秆酿酒法子,传授给其他百姓……”

    “作为回报,土桥村玉米秸秆酒,赐名玉酒,皇宫每年向土桥村采购部分。”

    他不会白拿一群百姓的东西。

    且皇宫都喝玉米秸秆酿造的玉酒。

    有助于更多人接受。

    他要求不高。

    当玉米种植普及天下时。

    天下酒水一成来自玉米秸秆就行。

    单此,就可以节省出一笔,数额十分庞大的粮食,或许,就可以让数十万人能吃上一口饱饭。

    “儿臣遵旨!”

    ……

    翌日。

    蓝玉、沐英、俞同渊、宋濂、方孝孺……

    一行人动身启程。

    浩浩荡荡的观摩团队伍,想低调都低调不了。

    百姓议论纷纷。

    “观摩团!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叫法。”

    “说白了,就是去福建,和燕王取经学习。都要向燕王学习,为什么还要放燕王离开大明?”

    “可不嘛,燕王离开大明,是大明的损失,也是咱们老百姓的损失!”

    “俺有些期待,燕王未来领兵回朝,也不知,燕王的私兵是啥样子?”

    ……

    临街酒肆。

    胡惟庸、李善长师生凭窗而坐,看着观摩团队伍,从窗外经过,听着百姓议论。

    经过这两年调理修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