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了,少得很多利息。

    但这事没办法的事。

    这就是政治。

    权衡利弊。

    合格的掌权者,一定要选兼顾面更大、利益更大的选项。

    ……

    刘伯温大有深意告诉朱元璋:此为朱解元所提,臣只是‘按方抓药’!

    朱元璋当即愣怔。

    ……

    东宫。

    侧妃寝宫。

    休沐结束,吕本返回北平前,来看朱允炆。

    等吕氏打发走宫女太监后。

    吕本爱不释手抱着朱允炆,逗弄:“允炆,你的机会来了,可一定要抓住……”

    机会?

    吕氏微微皱眉,“父亲,您在说什么?”

    吕本高深莫测一笑,“太孙往后经常不在东宫,太子爷必然想念……”

    只要太子爷想念时。

    闺女就带着允炆去太子爷身边。

    慢慢,允炆就能替代,太子对太孙的感情。

    ……

    “父亲现在恨不得,咱们允炆马上能跑能逛,经常去太子爷面前请安、嘘寒问暖、汇报学业……”

    ……

    吕氏听着,美眸渐渐变亮。

    虽然允炆只是太孙的替代品。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太子爷和允炆多相处,父子感情必会不断加深。

    洪武九年,父皇那么狠心对朱四郎,说到底,还是父子间感情不深。

    父皇以前忙于打仗,开国后忙于国事。

    剩下一点精力,几乎都给了太子爷。

    朱四郎作为嫡子还好。

    若洪武九年,换其他非嫡皇子。

    恐怕更惨!

    ……

    “不过没关系,太孙跟朱四郎学习,绝非一天两天,那时,咱们家允炆也能跑能逛能言了!”

    吕本满脸激动。

    吕氏抿了抿唇,按捺心中激动,点头,“父亲,女儿知道该怎么做了。”

    往后,她要亲自带允炆。

    让太子爷每次来她这里,都能看到允炆!

    ……

    元宵节过后。

    时间似乎过得更快。

    不知不觉,天气渐渐回暖。

    土里钻出嫩芽。

    春天来了。

    万物开始复苏。

    春闱考也渐渐临近。

    有关春闱考的话题,开始出现在金陵百姓的日常聊天中。

    “再过五天,就是春闱考了吧?”

    “可不,也不知,朱解元会不会参加春闱考?”

    “要是朱解元参加春闱考,并且高中,那可就是连冲三关了!朝廷开了这些年科举,头一个!”

    ……

    朱棣的另一个身份,朱四郎。

    成为百姓提及最多的。

    ……

    民间在议论朱棣。

    朝中也同样关注此事。

    左相官房。

    李善长拧眉看着胡惟庸……

    胡惟庸被看的心中有些不舒服,却笑着询问:“恩师,您怎么了?今天到学生这里来,一直……”

    李善长端起茶杯,小抿一口,“你是不是太着急了,这里是金陵城,朱皇帝鹰犬监视最严密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