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儿臣遵旨。”

    朱元璋点点头,转移话题,“咱给老四成立亲兵,以及御赐金牌之事,你知道了吧?”

    朱标点点头。

    “你有什么想法?”

    朱标抿唇笑道:“父皇,儿臣是支持的,儿臣也明白父皇对老四的期许……”

    昨晚,他麾下有些人听到消息。

    就找到他。

    激动陈词,说什么老四就是翻版的太宗李世民。

    五百多精锐,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八百秦王亲兵芸芸……

    ……

    “标儿,父皇是确定老四没什么野心,才这样安排的……”朱元璋斟酌言语。

    要不是他折腾逼着老四。

    混账老四这会儿应该和妙云丫头,在土桥村过小日子。

    不会考功名。

    也不会差点把命丢在草原。

    “对待老四这样一个优秀的弟弟,你就要有更大的包容,记住父皇说的是包容,而非纵容,包容老四身上与你不合的观念……”

    ……

    朱元璋也很发愁。

    这么一个优秀儿子,要真纵容他一辈子,在农村种地。

    不出来替他分忧,为大明蒸蒸日上出一份力。

    他绝不同意。

    可如何安置老四,他又十分头疼。

    他做皇帝还好。

    老四再优秀也是他儿子,他只会脸上有光。

    不会因老四的出色,而猜忌老四。

    可他之后呢?

    标儿这份兄弟情,能一直维持下去吗?

    所以教老四如何做臣子同时,也得教标儿如何包容老四。

    ……

    朱标走后许久,朱元璋收回视线,喃呢:“雄英去老四身边学习,是时候该提上日程了。”

    本来,还想再过个一两年。

    现在,他觉有必要让雄英早点去。

    将来他和秀英不在了。

    即便标儿和老四有点冲突矛盾,雄英也能成为双方缓和的纽带。

    ……

    没人知晓朱元璋的愁绪。

    五百精锐归属朱棣,成为朱棣亲兵。

    同时御赐金牌之事。

    确如徐达判断,引起了很多人眼红,以及私下议论。

    但朱元璋决定,朱标赞同的事情。

    有人不满,也只敢私下发发牢骚。

    数日后。

    凤阳。

    汤府。

    会客厅。

    当啷!

    椅子倒地,常茂豁然起身,“我姐夫,太子就答应了?!我泰山是当朝国公,他朱四郎想杀就杀!满朝文武就答应了!?”

    汤和微微皱眉。

    李文忠瞥了眼常茂,‘你要是在金陵,你都可能被牵连。’

    腹诽暗骂一句,随即道:“燕王有证据,有李芳果写给李成桂的书信,信中表明,冯胜让李芳果去向纳哈出告密!”

    “燕王攻克辽东,同样搜出很多,冯胜写给纳哈出的书信。”

    李文忠说着,拿出一叠信,转交给汤和。

    汤和接过,随意看了几眼。

    十分肯定,这些信都是假的。

    几十年的老兄弟了,冯胜那人滴水不漏的性格,他岂能不知。

    岂会留下信笺这种把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