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朱雄英三人在外殿小桌,吃着几样简单晚膳。

    “拜见太子、姐姐……”

    吕氏微微一福请安时,被常氏扶住。

    拉着吕氏落座后,简单寒暄几句,常氏便把话题,转移回刚才话题上,“父皇这样安排是为什么?”

    吕氏坐在旁边,安静不语,竖耳听着。

    朱标看了眼正在乖巧吃饭的朱雄英,笑着说:“大辽河卫的剑式肩标是四弟最先提出来的,父皇想要四弟去帮着看看情况。”

    “其二,让雄英和四弟试着处一处。”

    “看看他们叔侄投不投缘,如果不投缘,让雄英去四弟身边学习的事情,怕是就成不了。”

    吕氏眼底惊讶一闪而逝,余光看向朱雄英,‘让太孙去朱四郎身边学习?这事真成了,将来朱四郎的地位,得多么显赫?’

    朱四郎若是成了大明的周公。

    她‘儿子’,还怎么帮吕家报仇?

    常氏看着朱雄英有些犹豫,担忧道:“可雄英这么小……”

    “父皇说了,沿途不会走的很快,走一天歇一天,或者走一天歇三天,不在外面露宿……”

    朱标安慰着。

    他也担心。

    不过他相信老四,以老四的稳重,路上只要计划周全,安排好,不会有事的。

    这次去,又没有时间要求。

    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常氏侧头,“雄英,跟着你四叔出远门,要离开父亲和娘很长一段时间,你愿意吗?”

    朱雄英抬头。

    认真想想,有些迟疑,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常氏笑着摸了摸朱雄英小脑袋,眼中虽然还有担忧,却笑着冲朱标点了点头。

    ……

    吕氏按捺着满腹惊涛骇浪,从太子妃寝宫离开。

    回到自己宫殿后。

    就立刻吩咐心腹侍女,“明日去给我买点东西,顺路把这封信送去吕府。”

    ……

    土桥村。

    临近傍晚。

    夏时敏一家四口,推着小板车,总算赶到了土桥村。

    经过朱棣家大房子时,廖妙贤打量着,“这栋房子明显是新盖的,可能是大丫家,咱们去问问。”

    吱呀!

    说话中,院子里传出开门声。

    毛老六一手端着一碟菜,从厨房内走出,看到夏时敏夫妇时,微微愣怔。

    他认出了廖妙贤,笑着打招呼:“是夏秀才吧?快进来吧,少爷、少夫人,夏秀才来送书了。”

    朱棣、徐妙云正在屋内,陪着两个小家伙玩。

    闻声,相视一笑,抱着两个小家伙出来。

    夏时敏夫妇已经在毛老六招呼下走了进来。

    “朱贤弟。”

    “夏兄、嫂子。”

    相互打招呼后,夏时敏催促,“原吉、元启快拜见世叔和婶子。”

    世叔?

    朱棣微微张嘴。

    “拜见世叔,婶子。”不等朱棣开口,夏原吉带着大弟夏元启,已经作揖行礼了。

    夏原吉十分郑重。

    朱世叔和朱家婶子,即是他们一家的恩人,还是有能力的人。

    朱棣瞧着给他和妙云行礼的半大小子。

    暗暗哭笑不得。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辅佐过‘他们’爷孙三代人,永乐盛世、仁宣盛世的最大功臣——

    夏原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